“单元实验程度”学习指导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学习方法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根据学生对实验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特征,可以把学生对实验认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直觉感知阶段,思索探求阶段,动手操作阶段,串联总结阶段,创造设计阶段。北京师院附中王绍宗老师根据学生对实验认识过程的五个阶段及各阶段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设计了化学“单元实验程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现行统编教材为依据,以一章为一个单元(初中五个单元,高中十四个单元),各节内容打通,把实验教学贯穿始终,按学生认识的五个阶段设计了五个程序。现把五个程序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及每一程序的具体做法、目的综述如下:第一程序:直觉与启示——直觉感知阶段(启发实验)教学开始时,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是:急于想了解本章知识的大概内容,特别想知识本章有哪些有趣的实验,表现出对各种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观察鲜明、生活、不平常的现象,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急于想了解实验中出现各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理极为迫切。根据这一特征设计了第一程序。具体做法是:在学习每一章的开始,由老师演示一系列实验,演示的实验是从过去的已知实验入手,逐步向本章所涉及的未知实验过渡,把所要演示的实验分成若干组,同组实验相似,组与组间注意层次发展(如硫族一章演示四组实验,共十二个实验;化学反应速度及化学平衡一间分三个组,共十二个实验)。演示实验的同时,根据学生想知道实验现象的原因,急于解惑的心情,及时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的为什么的敦促下,促使学生有条理的思索问题。本程序的目的:通过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及生活、生产中与本章知识有联系的知识,挖掘富有启发性的实验,通过大量的声、光、色、电、嗅等感性刺激,使学生在每章知识的学习开始时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感性刺激,获得大量感性信息,在大量感性信息的刺激下,促使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索,产生形象思维。同时,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巧疑布阵、设置悬念,使学生在每一章的学习开始时处于想知道、又不知道;想弄明白又糊涂的状态。
学生为寻求解决悬而未决的实验带来的疑问及若干思考题的答案,产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强烈要求。第二程序:读书与思考——思索探求阶段(准备实验)此时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在第一程序中通过观察实验产生要求解惑的心理活动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如饥似渴地迫切要求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他们急切盼望老师能把有关实验加以解释而获得解疑,学生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根据此阶段特征,设计了第二程序。具体做法:在学生处愤悱状态中,老师应明确告诉学生,第一程序所产生的疑问,在课本中均有解释,要求学生带着悬而未决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本。根据予先发放老师设计的程序提纲,由学生通读全章。在读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全章内容进行三读:一粗读(粗略了解全章知识主要内容)、二细读(细致地阅读本章内容,在细读中做到点、画、勾、批、摘、问、结,深入地钻研课本知识,仔细阅读课本中出现的有关实验,了解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三精读(摘录重点、填写提纲、提出问题、文字积累)。在学生三读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检查、搜集问题。本程序的目的:通过粗读→细读→精读,课本由薄→厚→薄,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考虑问题有了新的角度和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己预习、自己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对问题的辩析能力,起到“启其思、广其视”的作用。第三程序:讨论与实验——动手操作阶段(操作实验)此阶段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想了解一下自己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的问题是否正确;在自学中又有许多新的疑问,需要一种场合、创造一定条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研究、共同探讨一些问题。在启发实验的诱导、准备实验的激发下,学生已不满足去看、去观察各种现象,他们企图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对各个实验施加影响,要求自己独立操作,希望能自己动手把课本规定的实验,按照一定的实验程序把指定的化学变化演示出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241380.html

相关阅读: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如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