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课堂上可进行必要的指导,下课前布置家庭作业。(3)反馈信息分析及备课。教师收齐答签后贴于相应的统计表格上即形成人——题行列表,对照标准答案统计出每题每人出错率,据此设计针对性辅导方案。(4)自学辅导自检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在课堂上教师进行集体辅导或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学中的问题。辅导之后让学生再一次按程序作业做答进行自检,也留个底样,教师收齐答签后公布正确答案,学生可与自己自学、自检底样核对,明确出错之处。(5)检后分析及备课。这次分析与前次类似,多统计一项“辅导提高率”。批阅家庭作业,设计弥补性辅导方案。(6)检后辅导达标测验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节课。教师根据自检及家庭作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弥补性辅导,解决自检中的残留问题和家庭作业中的问题,然后进行达标测验。达标测验题是与程序自学作业配套的,编制也不属于教师的工作。(7)达标测验卷分析。统计人、题通过率,公布标准答案,发放有批语的答卷。
本实验的重要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设计,二是调控,都是理论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们决定自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我们根据在实验中的探索,总结出若干方法及要领如下:1.程序自学作业的设计程序自学作业包括学习目标、阅读教材指导语句和程序题列,它与教材配合相当于现在广泛采用的自学辅导教材。(1)学习目标。是在一门课程总的教学目标规范下设计的逐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它应该明确本单元应知的基本知识,应会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具体反映出每项目标的密度、广度和难度(且称三个维度)。学习目标是设计题列和评价结果的基本标准,可在指导语句或程序题列中体现。(2)智能网络。在设计程序之前应把本单元学习目标所涉及的要动用的基础信息元、承前启后的中间信息元、最终要形成的学得信息元以及联结它们的认识路线,构成一幅智能网络图。
在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认识能力,一方面要考虑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尽量达到:小动用,多学得,路线简捷,使网络达到最佳。(3)程序题例。根据智能网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同时考虑采集自学反馈信息及评价自学效果的准确性和方便性,排出一系列程序题,基本要求是:①程序题之间既要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性。②每题要有能调动非智力因素的背景语句,又要有相应的关于如何读教材,启发诱导逻辑思维的指导语句,并根据学习目标留出置答语句让学生做答。③置答语句之后备有2—5个多重选择答案,让学生通过前后照应选择恰当的答案填写。答案简单明显的也可以不备选择答案而让学生直书答案。设计置答点和提供选择对象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是设计工作的重点。④信息量平衡。在程序自学作业中置答点的多少与思维的跨度有关,它反映了学生自学过程中的认知信息量,设计时要注意加以平衡,认知较难的题置答点要加多,以减少跨度,认知较易的题置答点要减少,以加大跨度。在程序题列的设计中应适当安排训练性和培养性的题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243794.html
相关阅读:高中学习要贵在理解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