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实践相似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学习方法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相似性的启示  

05年7月,笔者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中国幼儿教育高峰论坛,认识了中国思维科学相似论的创始人,全国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当时相似论对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理论。听了张光鉴教授报告和多次会上、会后交流,他说我是相似论的实践者,我才惊奇的发现相似论就在我们身边,相似性在思维领域普遍存在[1]。笔者从业余走向专职,从家教到幼教,从事自主创业,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以教养教,以教养研。创立融教学[2]、科研为一体,融幼教[3]、家教[4]理念为一体的幼儿意念珠算学前教育品牌20周年。建立了中国大陆珠算教育第一网[5]07年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课题全面启动,进一步证实意念珠算可靠、可信、可学、可用的教育效果,这是一项没有国家投资,自己承担风险,助人助己走向成功的真善美的事业。回顾20年来笔者涉足“珠(教)海”感悟多多,诸多感悟都是离不开相似性原理。

一、从"以身试教"到"以身立教"

教育学和医学发展都离不开试验,许多试验又必须在人体上进行,这是教育学、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征。在医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献身精神的医学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身试刀""以身试菌""以身试药""以身试疫"体现了"仁心济世"、"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不少人因此致病、致残,甚至献出生命。因此,有人说:"医学是一门需要献身的科学"。教育学与医学有其相似性,都是以人为本,在人体上试验,医学可以"以身试医",教育学是否可以"以身试教"呢?教育学是否也是一门需要献身的科学呢?幼儿教育也只能在幼儿身上试教。人的本性是喜欢走自己的路,而且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要勇敢地倾听自己和孩子内心的声音,勇敢地承担风险与挫折,颠覆教育要努力降低风险成本,要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走出与众不同的轨道。笔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试教,有把握的扩大试验和推广。在保障措施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不搞加盟,不搞授权,坚持做小做精。谁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吃错了要生病,学错了要生障(障碍),医错了要死人,教错了要害人。20年来珠算教育低龄化的试验、推广从"以身试教"到"以身立教",创立了意念珠算教育品牌。"以身带教"和"亲自执教",坚持自己的教育观(融幼教、家教理念为一体,融教学、科研为一体)、价值观(文化价值和教育投资价值)、质量观(我们有完善的教前和教后服务)。值此特别要感谢认同意念珠算"3观"的家长,大力支持配合,07年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跟踪测试研究课题在意念珠算学员志愿者的配合下顺利开展。我们没有愧对我们的祖先,我们正在造福后代。

 

二、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意象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性原理告诉我们,孩子喜欢听故事是意象相似,孩子喜欢背诵唐诗是韵律相似。唐诗的内容,其包罗万象的意象、深奥艰涩的寓意,有时连我们成人都无法透彻地体会和理解。李白的那首著名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静夜思》就是典型的意象思维。在诗人的眼里为何不说,疑是地上糖?疑是地上盐?关键是诗人的心情与霜的意象相似,这是我们的幼儿难以做到的。我们可以从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在一岁半左右的幼儿中进行的这一研究得到证实[6]。研究者说:“儿童年纪越小,就越难以理解实物与图片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图片中的物体与实物有出入,他们就很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关联。而绘画跟实物之间的关联度低于照片跟实物之间的关联度。这就告诉我们相似源于相同。我们要研究事物之不同或差异,正要从事物由相同到变异的过程中去研究,万变不离其宗。如何让幼儿学会迁移?培养、启动、发现类似能力,学会“模仿→变化→创造”,不难发现教育的目的、作用、效果都与相似性密切相关。

20年来意念珠算教学研究与实践可以证实照片跟实物之间的关联度低于意象(想象实物)跟实物之间的关联度,照片与实物关联度比绘画跟实物之间的关联度大,完全可以推断意象(想象实物)与实物的关联度最大,意象比看照片学东西更快,如果说:照片或许可以帮孩子学习一个具体的动作,那么意象完全可以帮助孩子轻松学习一个个具体的动作(闭着或开着眼睛安安静静地感受里面的运动)。意念珠算教学过程所传递的信息从声音上、语义上、图像上、符号上、行动上五个方面协同作用,找到了相似联系,就找到了规律;有了规律,就有了方法;有了方法,就可以联想、推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老师今天教是为了明天不教,孩子学是为了明天自学。这也是相似性原理在意念珠算教育中的应用。相似性原理是一种思维方法,人的思维发展都是在做相似的运动、相似的联系、相似的创造前提下,在掌握幼儿的生理发展、智力发展、社会及情感发展特点及人脑神经、生理发展原理基础上。要建立符合相似性原理的教法、学法体系,为中国的传统珠算教育的复兴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家长,教师和孩子的境界要有相似性——学会钻进去看世界

      人有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第一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不会故意认错,说1是1,说丁是丁。对孩子来说要进行意象思维训练比起成人来就有独到优势,信则灵,练则成。“看山不是山,看 水不是水”。这种第二境界是针对成人说的。人生的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针对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也就是第三境界与第一境界具有相似性,有人说孩子的思维象科学家是有道理的。我们社会要呼唤有第三境界的家长、老师来教育孩子。也许是境界不同,我在20年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发现家长会进入了与孩子一样的境界,殊不知大人的禁区却是孩子的乐园,我能教会 成千上万个孩子,却没能教会一位家长。我们不能消极等待时机,还要积极寻找转机。当在优质教育推广之路上找不到突破点时,不妨颠覆一下成规,自由奔放一番,说不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成规为“能者为师”,颠覆后“能教者为师”。 成规为“要有一桶水,才能教好一碗水”,颠覆后“只有一碗水,也要教好一桶水”。这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意念珠算学前教育就是经常在颠覆中前进[7]。

家长、老师要自以为非,发现问题要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不难发现问题儿童出于问题家长,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情趣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家长调制传输信息的角度和能力。我在北京听过赏识教育的专家周弘和他女儿周婷婷的讲座,在上海听过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妈的讲座,哈佛女孩的书售出几百万册,谁模仿成功了?哈佛女孩妈妈自己说是先培训后上岗,你要孩子像哈佛女孩子,你象哈佛女孩的妈妈吗?只拿镜子照孩子,不拿镜子照自己,成功都有其的相似性和特殊性,看不到特殊性,找不到相似性,简单模仿会成功吗?成功可以借鉴,难以模仿。如果你相信“人生设计在童年,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在线”,你是否想过,离开选择会怎样?抓(教)什么?何时抓(教)?怎样抓(教)?谁来抓(教)?孩子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向谁学?都要选择。谁设计?设计谁?设计的依据?设计的目标,?设计的方向?你没有成为天才是因为没有设计?还是设计错?一些被发现的天才,是否都是经过设计?还是设计对了?当你想成为天才的爸爸或妈妈的时候必须想明白。

优质教育也需要得到家长认同,配合这就是寻找相似性,找不到相似性不是有教无类,而是有教无用。这也正是我为何在2005年7月首届中国幼儿教育高峰论坛上作“幼教”演讲和2006上海国际幼儿教育展会展上作“家教”演讲,坚持每月给家长办免费家教咨询讲座。

 

四、算盘是训练幼儿视、听、动能力认知工具
        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数学是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在我国古代数学称为“算术”。珠算产生以前,我们的祖先用算筹来计算。珠算和算盘相比于外国使用计数板、计算块及小棒等认识数和计算数能够更好地起到从具体到抽象的中介作用。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要动手、用眼、动脑。这是非常典型的训练视觉辨别能力、听觉辨别能力、视觉、听觉与动作的协调能力。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一件珍品──珠算和算盘,它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计算工具(教具和学具),更为重要的是算盘已成为独特的提高人类最基本的视、听、动--学习能力的认知工具,包括超越人类感官极限的视觉、听觉与动作相似匹配和谐共振的协调能力,算盘独特的功能又是任何别的计算工具都无法代替的。

    北周数学家甄鸾注释中所说的第十四种古算法"计数"、"不用算筹"、"以意计之"就是我国最早关于意念筹算的记载[8]。意念珠算是以算盘为载体,以意念为核心,以意象为素材融图形、符号、语义、声音、行动为一体展开思辨活动。人的大脑意守、加工或传递什么信息就会出现什么图像,如果说幼儿要借助于实物、动作来思维,离开后思维会停止,那么低龄儿童可以在离开动作和实物的情况下,通过想象动作和实物可以让思维得到延续。这种超越人类感官局限的视觉、听觉与动作相似匹配和谐共振的整合处理能力和意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所谓幼儿的游戏,非单纯动手、动脚、更是孩子的动心(意象思维)。我们讲愉快教育,不是加糖精,化糖水,而是对原汁原味的素材,用符合相似性原理科学的方法,嚼出甜味来。

五、借鉴中医哲学创立激活教育学
        中医的“泛控激活医学”[9]创始人张丰强认为:“中医不传之密在量”,量是玄机,“从量变引起质变” 才能彻底治愈病情。人体内有一个康复系统,正等待着我们启动它!打断的狗腿可不治而愈,农民伤了腰小便尿血,休息几天,不打针、不吃药也自己康复了。提出“泛控启动疗法”是通过启动人体自身的自愈潜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人体抗病自愈潜能完全可以被启动,并为人体所用,即让“潜能”发挥作用抗病治病,恢复健康?刮痧本身只是让皮下出血,并没有把细菌刮出体外,也没有把抗生素刮进体内,而是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把细菌消灭了。这是免疫系统被启动的结果。现代实验研究证明,针刺的结果是使大脑发出指令,让机体分泌镇痛物质增加,从而达到不使用麻药也能达到麻醉的镇痛的目的。由此不难看出,人体不但存在自愈系统,而且非常巨大,能够被启动。人体内存在着巨大的抗病自愈潜能也是“用进废退”,大脑也不例外,人体90%的大脑潜能有待被启动。教育也有相生相克,教育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要上病下治,左病右治,辩证论治。我们喊了几千年的因材施教其实质是选择教育,有选择的教与学。什么天生我才必有用,天没有告诉你是什么才,也没有告诉你怎么用。人的一生的变化不是材质的变化,而是能力的变化,识别潜能,挖掘潜能,还其本来的聪明程度。20年来我坚持通过试听,集体上课,个别辅导,走班流动,因能施教,混龄不混能力,有困难免费重读。实践证明,重读也有困惑,双胞胎中的龙凤胎,在大多数情况下,遗传相似,家庭教育环境、课堂教学环境相似,教学效果大多数都是凤比龙好,如果是性别遗传因子的差异,那么在异父母生的同龄男孩也有好的效果。还有“汉神”的发明人于汉岗教授发现(10) :“不同血型选择不同脉冲频率治疗效果会更好”。我从大学到幼儿园任教都存在老师上课同步教,学生异步学,难道是老师发出的频率与学生接受的频率未能相似匹配?接收信号也有强弱?因材施教也好,因能施教也好,人们开始涉足因性施教,是否也要因频(血型频率)施教呢?用来解决教育中面临的困惑,教育能否借鉴中医哲学创立激活教育学?人类历史发展到至今,我们已经可以用“违背自然规律”的无性繁殖(克隆技术)来繁殖动物。其实,想得到,就能做得到是空话,做得到,能先想到是创造。什么没有科学依据?什么违背教育规律?我们要坚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科学不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个提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对意念珠算学前创新教育也是极大的鼓舞。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珠算文化,弘扬中华珠算文化首先必须懂得继承和创新,珠算的遗传因子不能丢,要从珠算由相同到变异的相似过程中去加以研究,万变不离其宗。并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同时要冲破一切束缚珠算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建立新的珠算文化价值观和发展观。

笔者已走了20年自己的路,今年进入人生第二个春天,不是黄昏,是黎明。让我们共同来弘扬中华珠算文化,创新珠算教育,让这朵珠花开得更艳,让这颗珠果结得更实,让这株民族之根扎得更深,让这句时代之呼声喊得更响,共同构筑团结进步的民族精神,再造和谐快乐的精神家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291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