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能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课前预习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一、课前

  看这一章之前,请你先判断一下自己:

  你看书的时候,是否需要的指点或有关书评的启示等外来因素的引导,才能明白书中的重点与精华?

  你解题的时候,是否一定要参考书上的例题,才能形成解题的思路?

  推而广之,当你游览名胜、风景的时候,当你观赏电影、戏剧的时候,当你参观艺术展览的时候,是否必须通过导游或讲解,你才能发现美之所在?

  在别人指导下激发出的领悟力,和独立探索的领悟力之间有很大差异。前者为被动式,后者为主动式。老师一再强调的课前预习,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和提高独立探索的领悟力。

  本章分三部分探讨如何提高课前预习能力。

  ★首先介绍阅读法和回顾法两种。阅读法注重对新学的的理解;回顾法注重对已学的。

  (1)阅读法

  预习开始的时候,首先从头到尾把课文朗读一遍或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新课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思路来阐述的?这个思路的道理是什么?读过之后懂不懂?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这些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

  这种预习方法,表层目的是对新课文知识的预习,深层目的是以此理出一条检验自己学识的水平线。看在独立的情况下,自己能掌握住多少内容。上课的时候,除了听老师讲课外,还要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有哪些差距,这种差距是属于知识方面的,还是方法上的,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补短的目标。

  经过阅读预习以后仍不能理解的那部分内容,不必强求理解,把它记下来作为的重点。

  (2)回顾法

  回顾法主要是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

  本来,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应该记住的。可是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学过的知识或者忘记了,或者记不全了,或者记错了而不自知,从而变成了对新课文理解的“绊脚石”。有的同学感到听课效果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扫除这些“绊脚石”,缺少听好新课所必备的知识,对上老师讲的新课很难立即理解。上某一处卡壳,后面就更听不懂了。

  通过回忆,查一查不懂的概念在哪一章哪一节中讲过,如果还回忆不起来,就找出课本或笔记本认真看看,直到弄懂为止。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回顾和听讲新课不同,新内容不懂可以搁着,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而已学过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是不会讲的,如果预习时没搞懂,就会影响听课了。

  刘林同学,19岁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在总结自己学习经验、谈到在期间的一堂课时,他说:“那一节课才使我明白,预习要讲究方法。”

  原来,刘林考上之后,认为可以轻松轻松,所以一天书也没看。开学之后,有一次化学课上“离子反应”一节,老师讲:“在化学里,我们已经学过了,电解质溶解于水就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这两句话虽然不长,可是一连出现了电解质、电离、离子等概念。刘林一个暑假没看书,学过的化学课程忘记了许多,对这些概念模糊不清了 考试技巧,感到茫无头绪,跟不上老师的速度,听得非常吃力。

  刘林说:“结果,一步落下,步步都跟不上。那节课直弄得我心烦意乱,毫无效果。如果我预习的时候把这三个概念搞明白,不就会很好地听课了嘛。”

  ★课前预习能力二:预习时间的安排

  预习根据时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及时预习

  老师讲课前,自学老师要讲授的新课。

  (2)阶段预习

  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把下一阶段要讲的一章或几章的新课内容自学一遍。

  (3)学期预习

  利用假期,自学新学期所讲课程的全部内容。

  预习时间一定要安排好。什么时间采用哪种预习方法,每次预习要花多少时间,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预习还是不会奏效。

  李明华同学是合肥市第八学生。他在一次全市初中生学习经验交流大会上,谈到他在预习时间安排问题上遇到的教训。

  那年暑假,李明华听人说,暑假里预习一下下学期上的课,开学后那门课肯定能学好。小李试了试,利用暑假看了看下学期要上的几何。果然,那学期几何课程一直在班上领先。

  小李尝到了甜头,逢人就讲预习的好处。他自己也近乎到了迷信预习的地步。

  初二下学期开学之后,小李拿出了老办法,集中一切课余时间来预习新开的课,拼命地往前赶。结果打乱了,不仅课没学好,还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连做作业的时间都没有了。各科学习成绩出现下降的趋势。老师发现之后,帮助小李作了分析。指出用假期预习方法预习几何取得,是因为预习方法和预习时间搭配得当。而开学之后,正常的教学活动已开展起来,每天上午、下午都要上课,各门功课都留有作业,仍然采取集中时间的学期预习方法预习,势必影响整体的学习。所以开学之后使用的预习方法通常都是及时预习。及时预习的突出点是实用性,老师讲多少,就预习多少。这样预习的内容少,花的时间也不宜太多,一般有一两个小时就够了。如果时间过长,就适得其反。一是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影响做作业;二是容易疲劳,效果不佳;三是看了过多的内容,第二天上课还讲不到,用途就不太大了。预习时间的安排要注意处理好复习和预习的关系,在有限的时间内,先安排好复习的时间,而将预习安排在所有作业都做完之后进行。

  ★课前预习能力三:学会选择预习课目

  每年都同时开五六门课到七八门课。如果各门课程同时进行预习,肯定会出现时间不够、预习质量难以保证的矛盾。因此,预习前必须解决好选择预习课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是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同学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预习。干政同学是13岁初中毕业考进中国科技少年班的,16岁时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取赴美物理学研究生,后获理学博士学位。

  干政主要选择及时预习和学期预习两种方法。每逢寒暑假,小干总要考虑一下下学期要上哪些新课,然后选择一门进行预习。有一年,他选择预习课目时,发现新开了好几门课,有《特殊函数》、《量子力学》等等。他听说这两门课都很重要,可是时间短,只能选择一门预习,选择哪一门呢?小干思索起来。干政将《特殊函数》和《量子力学》这两门课程的内容作了比较,发现《特殊函数》内容繁多,必须靠,《量子力学》概念多,主要靠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力强,力弱。再看看课表安排,《特殊函数》的课时都排在后半学期。根据自己的经验,一个学期中前半期比较高,后半学期一般都是学习时间比较紧,加上面临,各科都要牵扯精力。比较之后,干政决定利用时间预习《特殊函数》。事实证明干政的选择是正确的。由于提前预习了《特殊函数》并做了部分习题,所以听课的时候对复杂的推导并不感到难,课后也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复习。难点攻破了,不仅《特殊函数》学得较好,学习其他课程的精力和时间也都有了保证。

  ★课前预习能力四:预习的方法

  上面说的是预习的一般方法,各门功课都可采用。但是,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因而预习方法也不尽相同。若是在预习前就把握住课程特点,那么预习的效率也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先讲一下语文课应该怎么样预习。

  语文课多是由一篇一篇内容上不相关联的文章组成,它的知识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字、词、句的含义和上。语文课的目的,一是学习祖国的语言,二是训练分析、综合的能力。从这些特点出发,语文课采用及时预习的方法比较好。

  (1)通读课文

  课文一定要通读,而且应该朗读。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过好字词关

  读课文的时候,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易理解的句子勾画出来。书上没有注解的字词,可查一查字典、词典,特别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要搞清楚。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是不确定的意思,“确凿”是非常确实的意思,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用呢?找一找参考书,看看是怎样解释的,如果找不到参考书,就用彩笔标画出来,以便讲这部分时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释的。

  (3)初步分析课文

  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识别层次与段落。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地方,也可在课文边作上符号,老师讲到此处时就格外注意一下。

  (4)归纳中心思想

  用笔把归纳的内容记下来。上课的时候,和老师概括的中心思想相对照。

  经过上面四步,找准了自己听课时的重点、疑点和难点,一篇课文的预习就基本解决了。总之,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在预习过程中要注意思考。

  ★课前预习能力五:预习数理化的方法

  把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和语文课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数理化有一个共同的也是重要的特点:知识的连续性特别强。所以数理化课程虽然也可以作及时预习,但集中时间作阶段预习、学期预习,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

  数理化课程虽然内容不同,但是预习时却有共同的规律可循。

  (1)阅读课文

  这是预习下几个步骤的基础。

  (2)亲自推导公式

  数理化课程中有大量的公式,有的课本上有推导过程;有的课本上没有推导过程,只是把公式的最初形式写出来,然后说一句,“经推导可得”,就把结果式子写出来了。无论课本上有无推导过程,学生预习的时候都应当合上书亲自把公式推导一遍。书上有推导过程的,可把自己的推导过程和书上的相对照;书上没有推导过程的,可在课堂上和老师的推导过程相对照。这样就易于发现自己的推导有没有出错的地方。自行推导公式既是自己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是在发现自己的知识准备情况。通常,推导不下去或推导出现错误,都是由于自己的知识准备不够,要么是学过的忘记了,要么是有些内容自己还没有学过,只要设法补上,自己也就进步了。

  (3)扫除绊脚石

  数理化的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有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搞清楚。

  (4)汇集定理、定律、公式、常数等

  数理化课程中大量的定理、定律、公式、常数、特定符号等,是学习数理化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是需要深刻理解,牢牢记住的。所以,在预习的时候,无论你做不做预习笔记,都应当把这些内容单独汇集在一起,每抄录一遍,则加深一次印象。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应把自己预习时的理解和老师讲的相对照,看自己有没有理解错的地方。

  (5)试做练习

  数理化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之所以说试做,是因为并不强调要做对,而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预习效果好,一般书后所附的习题是可以做出来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32569.html

相关阅读: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