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切忌“浮乱”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复习方法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案例1

王同学英语基础较差,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摸底考试英语竟只有53分,随着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他突然觉得英语对他来说非同小可,于是下决心学好英语,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进步不快,就放弃了。显然这种放弃是任何学习方法都不能奏效的,三分钟热度式的学习热情是要不得的。

案例2

上届某高三一女生,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了,一提到考试就害怕,怕考不好,怕分数低,怕名次低,真的想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满脑子都是各科较高分数,复习时经常发呆。连教师上课时讲的教学内容都听不进去。

当然,考生到了这个最后阶段,对较高的分数都会有一种期待和盼望,这是正常的。但不能不现实地幻想,情绪化地定出过高目标。因为不现实的目标引起的不再是持久的努力,而更多的是恐惧或抑郁。人们做事的动机和效果之间不是成正比的关系,适当的期望值对目标的实现有利,但期望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不良的效果。这类考生要适当调整高考过高的预期目标,复习要理智,尤其在最后两个月的复习中,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月计划、周计划,这样努力起来就不会盲目,每天每时都有具体的任务可做,并能体会每天在进步,心态就会少几许烦躁,多几许平和。

我们看到,在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下,长时间的应激状态,使得高三毕业生体验着高焦虑。

这种高焦虑使学生形成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往往带有疲惫烦躁,孤独压抑,敏感多疑,茫然困惑,无奈无助等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由于习题作业负担太重而感到疲惫不堪,对自己的现有学习状态感到不满,从中滋生烦躁情绪;紧张而繁重的学习使得学生休闲、交流特别是与父母老师的沟通减少,更加感到孤独和压抑;同伴之间的竞争在此期间最显突出,以至于“见比我好的同学问老师问题,心中总感到不安”,从而加重了焦虑感;对自己的情绪和目标都没有确定的把握,对当前的学习与今后的关系不明确,对前途存有不确定感;高期望、低学习效率、低成效,被忽视感、高压力使他们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无奈与无助感。

解答

高考复习克服情绪化关键要做到三忌:

■一忌浮 是指对学习内容,用心要专,要深入理解。切忌只满足于一般的理解。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浏览,或是“一目十行”的不求甚解,那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为了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必须既要勤读、勤写,更要勤思、善思。即不仅要认真读书,更要勤于思考。可通过书写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将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与归纳综合,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便能学得牢靠扎实,收获较大。

■二忌乱 是指学习要有完整的计划和循序渐进的步骤。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如蜻蜓点水般杂乱无章,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甚至是事倍功半以至劳而无功。最好按照由浅入深,从基础到复杂的原则,学习与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注意使学习内容做到前后贯通、承上启下、循序渐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方能事半功倍 学习效率

■三忌畏难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恒心,刻苦钻研知难而进。殊不知,凡是自己感到困惑或看不懂之处,往往也正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之所在。因此如果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能克服和战胜这些困难,那就一定会取得较大的收获和进展。反之若是受到挫折就畏缩不前知难而退,或是虎头蛇尾,只有“三分钟热度”,点完“三把火”就偃旗息鼓,那么则必然是半途而废无所收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47276.html

相关阅读:高考最后10天复习计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