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条件
动机既然是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那么,首先要看到,内部条件在学习动机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那么就要了解这个对象的内因。
(一)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在社会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需要和认知事物的方式。从而反映在学习动机上的认知和求知需要也多种多样,由于每个人在需要的强度和水平上不尽相同,反映在学习上动机的强度和水平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树立的目标不同,形成的目标结构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如果目标是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那么便会加强学生的动机和完成目标任务时的持久性,这是由于具体的目标提供了判断行为的标准,中等难度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挑战,近期可达到的目标不会被日常事物所干扰。在上,学生们常常有两类主要的目标——以掌握所学内容为定向的掌握目标(注:有人也称为学习目标,我们为避免与一般常说的学习目标混淆,采用掌握目标)和以成绩定向的成绩目标。拥有掌握目标的学生,不管他们犯多少错误或遇到多大的困难,仍能坚持学习、钻研,他们往往主动地寻求挑战,不断地提高。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不在意他们的得分及与班上其他人的比较。而拥有成绩目标的学生,则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时,不是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或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他人怎样看待他们,他们的分数在班上的位置。这类学生往往尽量避免出错,避免挑战,不敢冒险,知难而退。对这两类学生,尼哥斯和米勒(Nicholls&Miller)把前者称为专注于任务的学习者,后者则称为专注于自我的学习者(A,E, Woolfolk, 1995,P338)。因此,如何使指向成绩目标的、专注于自我的学生朝着指向掌握目标、专注于任务的学习者转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两种目标指向者在归因和坚持性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掌握目标指向者在完成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坚持性,而成绩目标指向者的坚持性较差。在归因方面,掌握目标指向者倾向于将归因于,成绩目标指向者倾向于将归因于运气、和课题,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和运气。所以,掌握目标指向的学生具有内归因的倾向,成绩目标指向的学生具有外归因的倾向。
(二)成熟与年龄特点
在各种动机表现中可见,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的过高要求常常是不予理睬的。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小孩子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大孩子对社会影响,如、的期望等比较在意。比如,刚入学的孩子会产生对小学生地位和外表的羡慕,而对于的眼神却不会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的动机作用才增长,如注意到自己在班中的地位,渐渐地学会与其他同学比较等。
(三)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学生本人的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比如交往性动机对某一学生来讲可能是主要的、第一位的,但有的学生可能以竞争中得首位,得到别人尊重的威信性动机为其第一位的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年龄特征,也反映了个别差异,此外,成功与失败对不同学生的作用不同也反映了个别差异。有人趋于进取,力求获得成就,有人则力求避免失败。
(四)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学习动机与理想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
(五)学生的焦虑程度
焦虑指学生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焦虑水平不仅影响着学习的动机,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大量的调查表明,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由于动机与学习相互影响,焦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焦虑对动机的影响也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间题。
二、外部条件
(一)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不同的社会条件,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首先是社会要求通过家庭对学生的动机起影响作用。例如,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普遍具有追求功名富贵的学习动机;工业社会人们以劳动市场的需求确定自己学什么专业;我国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对和分子不公正的待遇,普遍产生的“读书无用论”。这些无不反映了社会舆论对学习动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在学生动机形成过程中,家庭的文化背景、精神面貌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注意,孩子就对社会上的正确舆论产生积极响应,对错误的现象会抵制,否则就会造成一种矛盾状况,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
国外有许多学家研究“家长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美国学家凯尔和赫尔赛对两组打算上的男孩进行调查研究和互相比较,目的在于找出两组学生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及其与父母态度的相关。结果发现父母的期望与管教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美国洛杉矾加州有一篇博士生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家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了在美国的墨西哥家庭、华人家庭和美国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人影响最好,美国人次之,墨西哥人的家庭影响最差。
(二)教师的榜样作用
动机是有感染力的。大量的观察、调查研究证明: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因素。首先,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榜样。如果教师本身治学严谨、学而不厌,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事他的专业和教学,就会对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教师对他的表现出厌烦和冷淡,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学生。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行为和期望结果,由于这些期望的不同,产生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对待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水平和抱负水平。如果这种对待方式持续下去的话,便会对学生产生固定的影响,高期望的学生产生了高水平的动机,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高水平的行为,低期望的学生则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行为和成就与当初的期望值越来越接近。
此外,教师不仅有榜样作用,他还是沟通社会,学校的要求与学生的成长,形成正确动机的纽带,要善于把各种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内部因素结合起来。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工作,配合各方面力量去完成的。
探讨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从而更有效地使学生去成功地学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54069.html
相关阅读:工作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