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欢迎歌
设计意图:
爱唱爱跳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一种语言。很多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这种表现正是幼儿对音乐的领悟,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一首歌曲老师反复教唱,幼儿机械地练习,一个舞蹈或者音乐游戏都是老师活动前设计好动作,再手把手地教给孩子,幼儿在机械模仿过程中缺少幼儿自己对歌曲、舞蹈和各种音乐游戏的理解,也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体验。此活动的设计重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旋律,从而推进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愉快的学唱。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尝试听辨不同的音色并与角色形象匹配,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3、懂得做客和待客的基本礼貌。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角色区域划分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
1、小熊要过生日了,想邀请朋友来他家过生日。
2、你们看小熊去了谁的家?播放音乐第一遍(小兔子)
3、同样的方法邀请小猫、小鸭子。
二、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欢迎歌”。
1、小熊的生日到了,好朋友们都带着礼物来小熊家。
2、播放课件,引出活动。(PPT1:小花园里出现一幢漂亮的房子)
提问:
l PPT2:这么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家?(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l PPT3:今天呀,小熊很高兴,你们猜猜为什么呀?(小熊过生日)
3、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分辨不同音色。
今天小熊宝宝邀请了许多好朋友,看,谁来了?(教师做小兔子的动作)
我们跟着小兔一起去小熊家吧!(小白兔,长耳朵,走起路来跳呀跳)
(1)播放歌曲,幼儿完整欣赏,熟悉旋律。
引导幼儿按门铃,谁来开门呢?
熊妈妈怎么唱的?(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学说歌词)
幼儿学唱妈妈的声音,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妈妈的声音是温柔的、美美的。
(2)播放歌曲第二遍:幼儿跟着音乐和熊宝宝一起唱欢迎歌,理解歌词。
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是怎么走路的?(轻轻的)我们一起来学小猫走路去小熊的家作客吧! (小花猫,喵喵喵,走起路来静悄悄)
按门铃,听听这次是谁来开门?(熊宝宝说:我的朋友来做客,欢迎你欢迎你,大家真快乐。)
熊宝宝声音的特点:小小的,轻轻的。
熊宝宝可真有礼貌呀,我们也来学学小熊吧!跟音乐唱两遍。
(3)播放课件,幼儿尝试用粗粗的音色唱“欢迎歌”。
看一看,谁也来做客啦?有几只小鸭子呀?三只小鸭子来了,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小鸭子,嘎嘎嘎,走起路来摇呀摇)
(按门铃)听一听,猜猜谁来开门?
为什么你们猜是熊爸爸? (熊爸爸,壮壮的,声音粗粗的。)我们一起来学熊爸爸唱歌好吗?要用粗粗的声音唱哦!
(4)自选角色演唱。
分角色区域,幼儿自主选择一个角色,然后跟着音乐唱出角色声音特点。
交换角色再次演唱。
三、和小熊宝宝一起过生日,唱“生日快乐歌”。
1、熊妈妈帮他的宝宝准备了一个很漂亮的大蛋糕。熊宝宝几岁生日呀?我们对熊宝宝说什么呀?
2、我们也一起来为小熊唱首《生日快乐歌》。
3、熊宝宝太高兴了,她请我们一起吃蛋糕,我们到教室里一起去分享生日蛋糕吧!
活动反思
一、活动实录:
教师一开始就向幼儿出示了十分漂亮的多媒体,色彩鲜艳的动画效果,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兴趣。老师问:这是谁的家,看今天有哪些动物来到小熊家?通过有趣的动画,孩子们都能认真观察出现的动物,也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当小动物来小熊家时,老师还给予孩子们做客知识的教育,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小熊的全家欢迎大家到来时,熊妈妈熊宝宝熊爸爸唱了相同的欢迎歌,但是由于唱的人不同,声音明显带有不同的区别,老师在让幼儿模仿时,认真的让幼儿区分小熊一家人唱歌的区别,通过老师的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动作表演,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歌词及旋律。
二、活动反思:
1、活动开始至结尾都有音乐渗透,为幼儿提供音乐环境。
小班孩子有意控制力差,从兴趣出发幼儿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能产生欣慰、快乐的情绪,而这个《欢迎歌》十分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易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模仿。活动的开始律动节奏欢快、轻巧,吸引幼儿的活动参与性。
2、在活动中调动充分幼儿积极性,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幼儿的注意力易迁移,兴趣往往是短暂的,这就需要老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保持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学唱歌曲《欢迎歌》时,老师用不同的声音,男声、女声、童声来区别歌曲的不同,让幼儿感兴趣,在师幼到动中学习歌曲。而且整个活动动静结合,幼儿既有快乐的学唱,又有肢体表现。幼儿学习气氛高涨。
3、形象的多媒体,加深音乐的感染力。
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片,他们很容易受到图文、故事、表演内容的影响,有趣的图片多媒体,能让音乐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往往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学习的内容更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老师的多媒体制作十分形象,幼儿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师幼儿互动变行十分自然。
这首歌曲幼儿十分感兴趣,像这种孩子感兴趣的歌曲完全可以边表演边演唱,表演也是师幼互动的一种方法。
活动不足:
1、分辨不同音色,并学唱歌曲时,教师可让幼儿在分辨出不同角色后,学唱。层层递进,如:学说歌词再学唱。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不同角色,帮助幼儿理解不同形象的声音特色。
2、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集体分角色演唱时,可借助头饰让幼儿选择。有助于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不容易被同伴混搅。同时提供的音乐应是没有歌词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1234771.html
相关阅读:幼儿园小班音乐《滑滑梯》
小班音乐爷爷亲奶奶亲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小小蛋儿把门开
母鸭带小鸭(小班音乐)
小班音乐教案:我爱我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