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班化教育教学组织的重构
编者按:上学期,毛放教授在长三角小班化教育研讨会上,作了《小班化教育教学组织的重构》的专题讲座,我有幸聆听。毛放教授的有些观点是革命性的。但由于时间问题毛放教授的讲座只涉及了“备课”和“上课”两部分,现在我把笔记呈现给大家,希望老师们阅览后有所启发。(范耿泉)
记于:2006-1-15 8:46:00??11:30
提纲:
1、备课??知识、个案、空间、多媒体
2、上课??兴趣、分组、不守时、角色、方法、厚度
3、练习??多样、选择、互批与面批
4、考核??多元多次、自主、分制与等第
我研究教学论,教学论研究三个端点:教学的三角理论??内容、组织、技术,什么是教育内容,就是统称的课程和教材。课程和教材是不同的,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制度,课程构成了课程论,研究本体,主题,课题,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黄金分割,课程不是具体作用在教师和学生上,教材叫做教材体系,课程要有不同的教材来匹配,全国改革,就是课程内容的改变。
今天我重点讲课程的组织
现代教育技术,我在上海小班化的研究中,还没有看到大家有足够的重视。
言归正传。
我在大学讲的时候,在讲课的时候,是不这样讲的,讲??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教学评价。这块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小班搞得好不好,首先就要看这个。课堂教学是基本环节,课堂没有变化,那是不行的。
我提出:走进小班,小班要处处流淌着学习的资源,这个标准比较容易做到,上海当时是5万元/班,组织资源;课堂教学要像小班;人本化,关怀孩子要看见明显变化。
小班的课堂教学??大班的课堂教学怎么区分,怎么让别人看出小班的特征?
备课??小班化教育的备课。我提出,不一样的地方,体现在四个备上:备知识、备个案、备空间、备多媒体。我比喻我们的老师,是杀猪的屠夫,把整体解析开来,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用多少时间来上。老师把教学放在认知上,很少很少顾及其他。他们重视把知识讲得又完整、又准确。如果不够完整,别人会认为密度、强度不够;如果有错,大家都会摇头,都会提意见,讲错是罪莫大焉。所以,备知识、完整、准确,是传统教学的强项。
如果我碰到这样的老师,备课完全完整、正确,我给他几分?我说给他三四十分。为什么?因为小班的备课,不仅仅是知识,更体现在后面三个备。两个依据:1、上海的教师的素质有很高的提高,五年前,小学老师普遍在本科以上,各区县都把最好的老师放在小班,过去一些不能完整、准确,是由于小学老师的素养问题,现在在讨论教研室存在的必要性,教研室有没有必要存在?总而言之,老师的素养提高,他把握教材知识点、知识链……没有问题。
下面我展开??备个案。小班要名副其实,不要三十几个人,20??24,在这个幅度里。不要中国特色,这是自欺欺人。我老师要上课,是不是要备20??24份教案?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形而上学的理解,这不可能。我不知道杭州怎么备课,我知道上海的备课思路还比较传统。我不是说传统的备课怎么样,而是讲如果是按照传统的备课,小班化教学怎么组织备个案?现在的备课基本上是四个备课链:复习??新授??练习??家庭作业。
比如在复习导入的时候,第几道题目:王小二、李小双……让一个个具象的学生在你面前晃动。为什么要具象?具象是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不是笼统的“学生”这个概念。回家作业??哪类同学写第一类作业,哪些同学写第二类作业?请你写清楚谁谁,备课时,就是要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在跳跃。
你可以按照个体来备课,也可以针对类来备课。为什么要具体到王小二?解决这样的孩子,乃至他这一类的孩子。
我曾经在上海对十所学校进行备课的统计。只看老师的备课本,他出现的频率,统计为横轴??学号,纵轴??出现次数,我可以知道每一个同学他在老师的备课本上出现几次,人均多少次,我可以找到中期线。得出一个规律,在中间线以上的孩子,学习就是比较好的,因为他经常得到老师的关注。那么在盲区的孩子怎么能得到更多的关注?类、群都要关注。
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多少年下来,我们都在这么说,但是没有把备学生由理论变为现实。小班在这问题上,是里程碑、工艺上的进步。如果小班化的教学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没有在备课时关注到个体,这个小班化就没有实现转变。我在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看见,教育已经不是粗放、批量的生产的;现在随处可见的是精细化、个别化的教育,精耕细作。
我们不能再看着师生比的这样的衡量的东西。我们要焕发出老师备个案,焕发他们的***。
备空间:人际位置的移动以及人际轨迹的移动。桌椅什么样排列,根据你教学的需要,要把它画出来,每个小组去几次,为什么要去?要写下来。师生位置要互换。什么时候要师生的互动、什么时候是生生的互动?人际移动,一定要有。例:我在上海听一节英语课,双月牙型,我认为十分有利于英语的教学,看口型、活动等,开放,不拥有任何障碍。位置经常变化,可以带来信息倍增,人际融洽、充满新奇、事半功倍的效益。老师可以在任何时候。走到任何一个学生身前或身后。所以,这种位置的设计,是一种精耕细作的教学设计。传统教学论,是不教老师这些东西的,我92??94年在横滨大学,学的就是现代教学论,上海能教《现代教学论》的,不超过10人,兼职6人,我讲的经典,是精细的、微技术的教学论的内容。我们非常反感现在提出的这个口号,那个口号,几百上千,我们只有一个口号??工艺改革。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现代教学论》,关注教学理论中微观的东西。如果教导主任、校长能有备空间的视野,就会更有利于看你这位教师预设与最终教学的情况。我听课,先记下你这个班级的座位,听课时观察你的每个孩子发言的次数,共多少次,一堂课下来,用坐标系来表达我的微格分析。分析盲点、盲区,扫除盲点、盲区。要让学生有话语权,这是接受教育的基本。
再比如说,我统计教师下小组的次数,每个小组几次。我经常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在看到28分钟左右,老师下去巡视了,为什么呢?因为原来有人听课,他前面紧张,后面基本上内容下去了,就下去,下小组。只要看到老师下去了,我就会两个眼睛像手电筒一样看他在看什么,有的时候我很失望,他在走马观花(表演??作秀式的巡视)。每一次教师下去,你的目标要清楚,下去要有所值。你不知道去干什么,最好不要下去。有的老师下去11次,我问他为什么下去?他说不知道:啊?毛老师,我下去11次啊?我还不知道呢?谢谢您帮我统计啊……有的老师知道自己下去干什么,很好啊!这个老师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下去干什么,这样的老师就很好,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平。
中际效应(在我的教学论第二章就专门讲这个)。有的老师讲:你不要以为我眼睛看这里,以为你在那边,我看不到你啊?我也在看着你呢!其实这是骗人的,不可能的。所以老师要游移、变动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使视野变得宽阔,可以关注更多学生。
备多媒体:你们不要对多媒体狭隘理解,不仅指计算机,包括计算机、网络、课件、教具、学具、实物、人际、教室环境等。在我们研究现代教学论的领域,派生出一个新的领域??人际资源。其中有一个:学生与学生学习上的落差,是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中国地势东低西高,劳动人民就是利用资源来发电……学生之间的落差,是我们研究多媒体之间的一种资源。如课堂指导中的小老师。那么好同学是不是没有什么发展呢?这个观念是有问题的,好学生在辅导差生时,获得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发展。可以培养他的进一步理解、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解释能力、爱心、责任感。资源在这里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这个还不是我要讲的备多媒体的主干部分。我们中国老师走进课堂,和发达国家教师走进教室是不一样的,像赤脚医生,只有一本书。发达国家教师走进课堂,大多数带着一个箱子,箱子里是什么?是多媒体。我们的老师进入课堂太贫乏了,很多都是去混课堂。同样一个有趣的是,公开课倒是很多,但是上完就带走了,好多小孩都没碰到。在外面我们看到的就是??老师说:我带来了一些礼物,一些东西,你们看不看?给你们三分钟。然后上课,上完后,你们喜不喜欢?那么放在这里一天,你们还可以继续研究。
可能很多学校在重视这个问题??小班的教室媒体。8年前我在上海推行小班化,很难。有人说:我们对小班化很感兴趣,但是没有钱能不能参加小班化实验?我说不行!没有钱就不要搞小班化,不是都要搞小班化的,条件不允许就缓一缓。上次我说:能不能把学校的教具、玩具这些当作流动的博物馆,轮流到小班的教室去展示?我在卢森堡看到,他们把量角器什么的,展示在没有学习到量角器的班级,孩子们提前几个星期就看到了这些东西,他们不断地问老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取得了解。在日本,在欧洲,很多地方是没有图书馆、计算机室、储藏室的概念的,资源全部在走廊,你用就可以用。现在,我不能理解为什么钱花掉了,媒体不全天候开放?这是一种浪费。为什么把东xx在黑糊糊的储藏室?
重点讲上课:
主要讲显性的,可以看见的东西。现在很多上海老师愿意你来听课,听完以后不要走,把意见留下来。
现代教学论有一个分支??微格分析。我对现在的教研体制的抨击是非常厉害的。有些教研员对小班的教师的课横挑鼻子竖挑眼,你进入小班时间比他早,你是专家还是他是专家?你干吗要听他的?
我认为第一个看兴趣。看兴趣点、兴趣面、兴趣厚度(持续时间)。我带8个研究生,就可以把你的课上学生的兴趣情况统计下来。用横综轴来表示兴趣点、时间等。我可以看见学生的兴趣走势。
我不要求每一个老师在每堂课上对24个点都做到很关注,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建议你哪几个点兴趣状态不够好,下节课可以关注。
第二个看分组。我提出的观点:小组学习要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这么规定?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说,当时我这样提是没有道理的,是纠枉过正,是振聋发聩。但是,现在,如果你听小班化的课,一对一、一对二,小组的学习,占一半以上,一半我也满足了。
我们要对主体的学习进行研究,把全班学生的整体切成小块,来研究小块的针对性教学。小组学习不会学习,小组分组以后,怎么学习,怎么讨论?不会,要研究。这个需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安静地讨论,你讲我讲他讲,完了推选一个人出来,进行汇报。
我经常喜欢用流淌、穿透这样的词语。要流淌,要穿透。要时时能看见你小组、分组的水平和能力。为什么说要显性的?就是要流淌、穿透。我们进行微格分析,就是要让老师清楚自己究竟该干什么。
第三个,不要局限于“守时”。小教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上课的时间掌握在一位老兄的手里,摇铃朋友配合的天衣无缝,摇完了,听课老师一看时间:40分钟没到,或者47分钟了。为什么要追求这种精准呢?很奇怪……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1282814.html
相关阅读:奇思妙想:小小发明家
追寻理性的课堂??“全员教学研讨”断想
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攻城游戏》教案及反思
关于幼儿实践活动中材料投放问题的探索三例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