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饼干好朋友》:圆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图形,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教学方式,符合幼儿的学习特征;以打电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与正方形,充分吸引幼儿的兴趣。
科学活动《咕噜噜》:小班幼儿非常喜欢模仿,让孩子边念儿歌边模仿刷牙动作,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氛围更活跃。
科学活动《树叶的旅行》: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感受上下的方位,是此次活动的教学特色,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我在讲故事之后,以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方位的认识。
科学活动《捡落叶》:这是一次将数学活动与户外活动相结合的活动。在亲手的操作中,幼儿对数的认识具体而直接,印象深刻。
科学活动《什么东西飘下来》: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探索,自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此次活动以培养幼儿探索能力为目标,更加关注的是幼儿的探索过程。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是艺术的运用者,创造者。在这些教学掠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场地的可变性。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总会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在课堂上也总会有精彩的一瞬间。不管是简单的记录,还是深刻的反思,都是我们对自己教学的一些认识,有了这些认识,我们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以下记录了我所执教的一些语言活动的掠影。
语言活动《蛤蟆种瓜》:这是一则充满童趣的故事,通过蛤蟆种瓜,让孩子明白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进而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要让孩子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并不容易。因此,我在最后环节以讨论的形式,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理解。我问:哪些事情觉得做起来很难?我们怎样把很难的事情做好?在这样的提示下,幼儿讨论得非常热烈。
语言活动《咕咚来了》:故事中相似的情节反复出现,语言简单,重复,适合幼儿模仿。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为:理解故事,尝试模仿角色对话。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机械的,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因此,我在执教时,刻意渲染一种紧张的氛围,让幼儿跟着情节以动物的身份边倾听边模仿。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由跟着老师说,逐渐过渡到独立对白。
语言活动《小老鼠上灯台》:这一活动的亮点在于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学习儿歌的快乐,从而加速幼儿学会儿歌的进度。形式一、操作布绒玩具念儿歌;形式二、边拍手边念儿歌;形式三、双手作道具边念边表演;形式四、凳子当灯台,以老鼠的身份表演并念儿歌。
语言活动的总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其前提是要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因此语言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可爱的斑点狗》开课前后
《小水塘》小班活动反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27286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