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上而言,中班的孩子刚从小班的涂鸦阶段发展上来,对线条的掌握有一定的基础,但却仍然不够理想,有必要对这个方面进行练习。如果单纯的进行线条练习将会十分枯燥,不能激起幼儿的兴趣,也无法满足幼儿的需要,只有将其融入游戏中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游戏在这次的活动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活动的设计思路
活动的目标有三个,分别从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提出:
1、通过欣赏和游戏活动,感受线条疏密与格子大小之间的关系,体验格子布简洁而富于变化的美。
2、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进行格子布的设计创作。
3、乐于展示自己地的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在此,我将这次活动的过程比喻成一次中式的宴席,希望让各位评委老师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我的说课。
一桌宴席首先上场的当然是冷盘。冷盘总是量少而数多,各种各样,口味不一。而这次活动的冷盘就是各种各样的格子布制品。每个人对冷盘中的食物都会有所偏好,有的喜甜,有的喜酸,有的喜辣,有的喜咸。孩子们在观察的时候对这些图案也会有所偏好,多种多样的格子布制品和各种格子图案的呈现正是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幼儿发现格子图案,激发幼儿对格子图案的兴趣。就如宴席上的冷盘,其目的无外乎是开胃一样。
幼儿学习策略:以观察学习为主,发现各种格子图案
开胃的小菜能激起人们的食欲,接下来上场的就是宴席中的主角——热菜了。热菜的优劣能够决定宴席的品质,而当孩子们的兴趣被激起之后,我们也将进入活动的主要环节,即对活动重难点的化解。活动的重点在于感受线条疏密与格子大小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对此,我用了两个策略:教具“魔法格子”和游戏“会变的格子”。
菜讲究的是荤素搭配,这两个环节一个犹如素菜食后清新舒畅,一个犹如荤菜食后快感十足。
“魔法格子”的出现让孩子们有了探索和尝试的机会,教师首先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求助”的方式鼓励幼儿探索格子变大和变小的方法。这个环节轻松而且有趣,具有一定的游戏意味。让孩子们的尝试中发现如何把格子变大,如何把格子变小。这一过程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自信,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这也是对线条疏密和格子大小之间关系的初次感受。幼儿学习策略:以个别操作介绍和探索为主,发现格子大小和线条疏密之间的关系。
素食后的清新感觉反而会让人期待味道浓厚的荤菜。这时,我将游戏的味道加浓,利用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游戏“会变的格子”中,孩子们变身为小线条,在教师的咒语下和同伴共同变化组合成大小不同的格子。这一过程是将前面所感受的内容加以整合,与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的环节,也是一个将知识内化后再现的环节。在游戏的情境中体会和感知,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变得轻松而快乐。孩子们在其中获得的知识和愉悦,不正犹如一道美味的荤菜一样让人充满了快乐的满足感吗?幼儿学习策略是进一步的体验线条疏密与格子大小之间的关系,在游戏的过程中向同伴学习。是知识的转移和内化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关注到每个孩子对活动难点的掌握情况。
热菜过后,我们要呈上的就是主食了。一般主食有多种,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创作的环节也如同主食一般,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底布和颜料,自由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教师的要求(格子的线条有疏有密)也是紧扣活动的目标。
创作的过程是展现自我的过程。而展示自己的作品则可以让幼儿体验获得他人肯定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这就好比是餐后的水果,它的任务就是将一桌宴席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样。
以上就是我对活动的想法,希望各位听后能有种大快朵颐的感觉。
活动的延伸:这次主题活动有趣的线条的前期活动,在后面的活动中,我们还将开展关于格子线条的粗细、多少以及色彩的搭配及格子大小的排列等一系列活动。主题中的活动涉及美术(对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棋盘等作品进行美术欣赏活动)、音乐(快节奏和慢节奏音乐的搭配及各自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体育(跳房子等)。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根据孩子个体水平的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就拿设计格子布而言,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操作也可以用剪贴的方式操作。
中班上册美术活动:美丽的树林
中班艺术活动??会变的格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30223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