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真正的陶玩教学活动中,作为创新教育的手段在实施时,碰到了许多想到与意料之外的问题,孩子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境下,依靠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发展自己的作品,其造型与方法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上需要有一个示范与介绍陶瓷工艺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讲述和演示中会潜在的“标准答案”式的结论性话语与操作。记得大班的时候,我曾教幼儿做花瓶,当仔细把步骤示范完毕后,本以为他们可以用我教的技法去创作新的造型,但却发现大多数学生作品跟示范的几乎一样。这就是说,所谓的“规范”,对后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盲目的抄袭和保守的思维倾向,严重地束缚了发散思维、跳跃思维、求异思维的自觉性发展。所以这里有明显的问题存在,大胆的想象与工艺操作间存在着差异。想象是一种意识而操作本身则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是一种意识追加与外化的形式。怎样在尽量少的“规范”引导下去使幼儿主动地参与到超越惯常思维的立体环境中;怎样在发展构想的同时又能将其转换为实物。我们就是要在创造力或者想象力与工艺操作之间的矛盾中追寻一个平衡。因此在这里,过程在重要性上将超越结果。
结合我们陶玩课例的活动,我觉得这个矛盾的问题其实很容易的解开了,例如我们小班的《车轮轱辘辘》和大班的《长腿动物》为例。小班的孩子自主能力虽然显得很弱,但是已经有了一点技能基础的孩子们,在教师出示汽车模型后,自然想到了通过卷、搓、绕的方法,教师只是提供了道具,并没有一步步的指导,而是通过PPT的欣赏,让孩子了解汽车的构造,孩子们就自主的运用已学的方法制作轮胎。
小班早期阅读《小熊的帽子》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小水滴旅行》教学反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31157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