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班艺术《勤快人与懒惰人》的反思

编辑: 天高云淡 关键词: 中班教学反思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活动目标:1.学习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2.根据歌词,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难点: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工作的动作。

活动准备:图谱一套。

活动过程:

1.练声

2.谈话导入,理解轻快人与懒惰人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勤快人?什么样的人是懒惰人吗?

有人忙着做这样忙着做那样,很爱劳动是勤快人,而有些人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做,只想着吃东西、睡懒觉是懒惰人。

师:今天有一群勤快人和懒惰人来到了我们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欣赏歌曲熟悉旋律,初步感知速度的快和慢。

(1)师:这首好听的歌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懒惰人。勤快人做了什么事?懒惰人又做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谱)

(2)看着图谱学念歌词。

3.进一步熟悉旋律,了解歌词,初步演唱歌曲。

(1)师示范唱,幼儿倾听。(根据歌词内容,将第一段歌词唱得快一些,第二段歌词唱得慢一些,让幼儿在老师的范唱中体会到勤快人与懒惰人之间动作的不同)

(2)提问:刚才老师唱的这两段歌曲的速度一样吗?哪里唱得快?哪里唱得慢?为什么要不一样呢?

(4)幼儿跟教师一起演唱歌曲。

(5)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一组为勤快人,另一组为懒惰人)

4.尝试边唱边表演,通过动作进一步感知快和慢的变化。

(1)他们做了哪些动作?请你来学一学。

(2)怎样唱怎样做能表示出勤快人与懒惰人的不同?

(3)请跟着琴声的变化边唱边表演。

5.尝试创编歌曲。

(1)人们还可能在哪里劳动呢?

(2)做什么事情呢?

活动反思:

1.本节课的目标中目标一达成得比较好,幼儿都能够用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而目标二完成得还不够。相比较而言,唱得多动得少了一些,在音乐课也同样要注重动静交替。

2.练声环节的有机整合,今天的练声只是单纯的以师幼问好的形式练了下声,其实应该更加注重音乐元素的结合,让练声也为今天的音乐课做铺垫,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可以选择上学期学过的《鱼儿好朋友》,也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这样在练声中就让幼儿感受到可以用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3.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多多思考提问的有效性,在提问幼儿为什么勤快人要唱得快懒惰人要唱的慢一些,幼儿不是能够很好的理解。

4.本节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够大胆的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幼儿只是简单的创编出了歌词中的动作,应该充分发散幼儿的思维,一起来表演勤快人还可以擦擦地、洗洗衣服;懒惰人可以翘着二郎腿什么都不做等等。这样歌曲的情景性更强,也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充分体现艺术活动的美感。

5.图谱的有效运用。在环节四中根据幼儿的回答一张张的出示了图谱,每一张图谱都是一句歌词,幼儿在说说看看中很容易的就记忆了歌词内容。在老师的范唱后,幼儿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歌曲快慢不用的速度。
《小指勾一勾》是中班《朋友见面真开心》主题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曲旋律欢快,歌词通俗浅显,情境性、表演性强,充满童趣。今天上午,看了曹老师的组织的音乐活动《小指勾一勾》,主要流程是:
1.熟悉歌词。由“小指勾一勾”导入,师幼、幼幼一起边念歌词边玩“小指勾一勾”游戏。
2.随着歌曲旋律做“小指勾一勾”,初步熟悉旋律。
3.欣赏一遍歌曲录音,然后跟随歌曲录音演唱歌曲(速度较快)。
4.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5.幼儿找朋友边唱边表演。
6.创编表演: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勾一勾的?
7.延伸活动:复习歌曲,再一次进行创编表演。
整个活动15分钟左右,感觉环节很多,但什么都是匆匆而过。
活动开始部分,教师以“小指勾一勾”导入,引出主题,在游戏中熟悉歌词,应该说这个环节是有效的,幼儿的情绪也很好。但接下来在学唱和表演歌曲部分,幼儿的兴趣不是很高,逐渐地游离到了教学活动之外,感觉唱也没唱好,表演也没有表演好。课后和曹老师交流,一起分析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教师对教材和领域的关键经验没有吃透。《小指勾一勾》有很强的情感性,表现了同伴间浓浓的友情,这种情感应该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但老师忽略了这一点,艺术活动的情感教育功能没有体现;作为一次以歌唱表演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应该关注怎样丰富幼儿的审美表现经验,如:怎样用轻快的声音唱,怎样唱好里边的附点音符,怎样随乐表演,怎样合作表演等,这些都应该是关注的地方,但老师都是匆匆而过,没有关注。
二是活动环节的设计问题。这是一次新授活动,但老师安排的内容显得过多过满,既要学唱歌曲,又要创编歌词,还要表演歌曲,而且是合作表演。对于初入中班的孩子来说,任务是比较重的,所以每个环节都只能浮于表面,没能深入下去。其实,本次活动的重点就可以放在演唱和两两合作拉钩表演上,其他的创编和交换同伴表演完全可以放在第二教时进行。另外,在学唱歌曲环节,老师先让幼儿跟歌曲录音学唱歌曲,再跟随钢琴伴奏演唱,这样的安排是不合理的,因为歌曲录音速度很快,对初学幼儿来说是听不清跟不上的。
三是教师教学的技巧策略问题。比如:幼儿欣赏歌曲时,应该提醒幼儿静静地听,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特征,并听听里边唱了什么;不要过多地让幼儿进行集体的表演,使幼儿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当发现幼儿游离于活动之外时,应及时调节活动的节奏,或通过语言暗示、树立榜样等方法引导幼儿参与。
四是延伸活动缺乏意义。很明显,这次延伸活动就是复习歌曲,重复课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孩子来说是“炒冷饭”,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变化和提升,他们当然不感兴趣。同时,这样的安排也不符合动静交替的半日活动安排要求。
总之一句话,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幼儿这两头,明白自己在这个活动中要“教”什么,要让幼儿得到什么,精心预设,用心组织,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真正体现集体教学活动应有的价值。
一、活动目标:⒈感受摇篮曲轻柔、连贯的旋律特点。

⒉理解歌曲内容,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对小鸟的关心、爱护。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三、活动过程:

㈠发音练习:《问好歌》、《小铃铛》

㈡学习新歌《大树妈妈》

⒈ 谈话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你们知道小鸟的妈妈是谁吗?今天小鸟的妈妈出去找食物了,那谁来照顾小鸟呢?”

⒉ 结合动画引导幼儿欣赏第一段歌曲

“是谁在照顾小鸟呀?”“它是怎么照顾的呢?”

⒊ 引导幼儿边听第一段音乐,边模仿大树妈妈晃动的样子。(一遍初步的尝试,另一遍引导幼儿合着拍子轻柔的摇)

⒋ 引导幼儿欣赏第二段动画。

“小鸟睡着了,可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⒌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⒍ 鼓励幼儿学唱歌曲。

⒎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轻柔的演唱歌曲,表现出对小鸟的关心、爱护。

⒏ 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

㈢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幼儿扮演小鸟,根据歌曲内容表演相关的动作,当风来了,雨来了的时候,请小鸟蹲下不动,树妈妈保护好小鸟。

活动反思:

我组织了《大树妈妈》音乐活动,这是一首比较安静、和谐、优美的曲子,我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并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主要让感受摇篮曲轻柔、连贯的旋律特点。利用课件,帮助幼儿比较形象的理解歌曲内容,鼓励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对小鸟的关心、爱护。

我着手准备了课件,组织幼儿欣赏过相关的摇篮曲。活动过程的大致环节是:一、发音练习《问好歌》、《小铃铛》。二、学习新歌《大树妈妈》。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⒉欣赏第一段的PPT课件画面,引导幼儿合着拍子轻柔地摇。⒊请幼儿猜猜“小鸟睡着了,可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然后欣赏第二段画面。⒋学唱歌曲。⒌尝试表演。三、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404799.html

相关阅读:主题活动《新邻居》课后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课后反思
中班艺术活动《敲小鼓》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你说我画”活动反思
中班绘本《给姑妈笑一个》教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