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美好的音乐与幼儿纯真的心灵是相通的,是可以促进幼儿发展的。这是由一首有趣的外国儿童歌曲《老麦克唐纳有块地》改编的奥尔夫音乐,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哟”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其中二、四两个乐句的重复,让幼儿的印象深刻。利用这点,设计了这节律动,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基本节奏基本节奏x x x x x - | 。
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音乐活动设置真实情境,提升幼儿的兴趣,充分利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从而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另外结合卡通的农场场景,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游戏情境。
活动目标:
1. 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并运用肢体动作准确的表现基本节奏。
2.尝试学习根据歌曲的旋律用动物的叫声来进行编唱。
3.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体验音乐律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电子白板音乐课件《咿呀咿呀呦》
2. 仙女棒1个
教学重点:
让幼儿掌握基本节奏x x x x x - |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 播放课件第一个画面,创设农场情景,用律动导入教学内容。
教师:“老麦克唐纳叔叔有一个农场,他邀请我们一起去他的农场玩,请你们仔细的听,有哪些小动物和我们打招呼了”。
播放课件的第二个画面,播放《咿呀咿呀哟》音乐
2. 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入场,听到“咿呀咿呀呦”时,扭动肢体不同的部位,幼儿也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唱。
二、教学活动
1. 教师:“那你们刚才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了?”
教师:“请你们把它找出来吧”
教师引导幼儿用魔术棒点画面中的蘑菇、大树等图片,使用课件中的橡皮擦的功能,变出小动物。
2. 教师:“刚才你们听到小动物都唱了一句什么相同的歌词了?”
3. 教师一边唱“咿呀咿呀哟”,一边使用幕布功能,逐一出现长短不一的铅笔图片,让幼儿感知学习基本节奏
x x x x x - | ,
咿 呀 咿 呀 呦
教师说再次拖动彩色铅笔,唱“咿呀咿呀哟”,问“哪一个字的声音长?”
三、幼儿仿唱编唱活动
模仿十种动物的叫声(或自己编歌词),学习小动物是怎样来唱歌的。
通过各种动物的叫声练习基本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喵喵 喵喵 喵喵 喵, 咿呀 咿呀 呦
我 是 一 只 小 花 猫, 咿呀 咿呀 呦
我 是 一 只 小 花 狗, 咿呀 咿呀 呦
四、通过律动游戏,感应特定节奏。
教师:“小动物们请我们一起参加舞会呢。”
五、通过律动游戏,打击“咿呀咿呀哟”的节奏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层次清楚,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活动开始时,运用故事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幼儿很快的进入角色,积极性非常的高。并结合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演示鲜明的图卡教具、小动物跳舞的情景来学习歌曲和律动。幼儿情绪高涨,在不自觉中就已经学会了基本的节奏律动。在活动中,幼儿模仿了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进一步通过肢体动作来学习歌曲,感受音乐,也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体现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目的。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特别重视演唱,而忽略了肢体的表现,对此情形,应多加引导,小动物们跳的多高兴啊,它们最喜欢怎么跳?灵活的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肢体动作上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461973.html
相关阅读:教学反思:向手挑战
充分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成效
艺术活动??树叶变变变
《找朋友》的教学活动反思
分享阅读反思《我是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