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制骰子,创编用不同的方法玩骰子。
3、大胆探索,共同分享,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小骰子、黑笔、正方体人手一份,记录纸、盒子
2、 教师:大骰子1个、黑、红笔
活动过程:
一、 出示骰子引出课题:
1、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骰子是什么形状?(正方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
2、 骰子的6个面有什么?(小圆点)每个面上有几个小圆点呢?
3、 小结:对,骰子的6个面有1——6个圆点(出示展示图)
二、找秘密、猜骰子
1、师:我要抛骰子了,我抛了几?(教师记录)那你们来猜猜下面是几呢?(幼儿猜)到底是不是?我们来看一下(教师记录)
2、师:小朋友也想抛骰子了,你们在桌子上轻轻地抛,请你把抛的上面和下面分别是几记录下来?你去试试,你?抛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幼儿操作)
3、交流:你抛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幼儿回答教师记录)你发现骰子的什么秘密?
教师小结:哦,原来骰子的上下两面加起来都是7啊。
5、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玩骰子的游戏呢?好,老师来抛一下,你来猜猜下面应该是几?为什么?我们能不能用算式的形式把它列出来?(鼓励幼儿在黑板上自己列算式)
三、自制骰子
1、出示正方体,师:这是什么?像什么?可是这些骰子少了什么?怎么办?我们根据发现的规律来制作骰子,先画上面,在画下面,把六个面都画好,让它变成一个完整的骰子(口头示范:上面画2个圆点,下面应该是几呢?)。如果不小心画错了,可以用正方形的白纸贴上去重新画,记得把小圆点画得又圆又好看,开始了,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指导,做好的幼儿请客人老师检查。
四、玩骰子
1、现在我们都有一个骰子了,任老师的大骰子想和你玩《比大小》的游戏,谁抛的大就是胜利者,谁愿意和我比?我要把比赛的情况记下来,写上自己的姓(出示记录表,教师将比赛的情况记录)谁大谁小?(给胜利者打给五角星)大了多少?(记录)
2、师:你们也着急了,两个人一组,也想老师一样要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赢得次数多?(幼儿玩骰子,并记录)。
3、交流:你是和谁玩的?你赢了几次?他赢了几次?
4、师:骰子也想找朋友了,我们把两个骰子拼起来来玩《比大小》游戏,我抛,我抛了几?这样这么算?(可以两数相加或相减)
5、用两个骰子玩《比大小》游戏,并做记录。
延伸:其实,骰子还有很多玩法,可以两个、三个、四个等,也可以两人、三人等,我们回去后再去想一想,还有哪些玩法?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2、借助动画演示,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加减的互逆规律。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幼儿每人一套数字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与分解
点击课件,出现猫妈妈:“小朋友看,谁来了?猫妈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问答游戏!
点击课件,猫妈妈问: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回答:7可以分成1和6
依次复习7的组成和分解,猫妈妈表扬小朋友“棒极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基本部分:
(一)欣赏“小猫钓鱼”,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1、演示课件,幼儿欣赏动画,回答问题。
(1)小猫咪也来啦,看一看,猫妈妈和小猫一共有几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怎样表示。学习1+6=7 6+1=7 。
(2)猫妈妈带小猫到河边钓鱼,观看小猫钓鱼、吃鱼,学习7—1=6
7—6=1 。
2、动画演示加减互逆规律
动画演示数字和加减号的移动、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欣赏“小猫扑蝶”“小猫追鸟”自编应用题。
1、课件演示小猫扑蝶:来了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2、课件演示小猫追鸟:树林里有几只小鸟,飞来几只,又飞走几只?
幼儿自编应用题,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
(三)根据实物编应用题。(泥工在计算活动中的应用)
(四)看算式编应用题
结束部分:
数学操(声势表演):
点击课件,出示算式,老师带幼儿随音乐表演数学算式操。
这节数学课是6月12号去无锡参加第十八届苏浙沪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听到得一节课,执教者是上海的名师吴佳瑛老师。吴老师的教学活动相当精彩。吴老师的课没有半句话是不必要的,可见她的教学态度是多么严谨,活动中孩子们和观看教师的阵阵发自内心的欢笑声又说明了吴老师上课是多么的幽默。听完这节课感觉活动非常成功,并且很有意义。所以决定在自己的幼儿园翻版本次活动。
要翻版这次活动,首先要吃透原教师的设计意图,理解活动目标,熟悉活动的基本环节。因此,我借助网络资源,在网上继续观摩吴老师的这一节精彩的教学活动。将原执教者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进行剖析,她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她是怎么问的,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她是怎么说的,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在一句句的理解基础上将之转变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转变成自己的语言。
其次是准备教具,活动中吴老师用了一个简单的课件,却非常有效。看似很简单的课件,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为了收集做课件的素材,我拿着相机到超市这里拍下,那边拍下,几次被超市的人误以为是食品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素材收集好了之后,开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些制作的技巧,比如点击出现答案,动画插入等等,相信在今后的制作课件中还会用到这样的技能技巧。孩子们的操作材料进行了一些调整,将原活动中的两张操作材料并为一张,正反面打印,不仅节约了纸张,减少了孩子们拿取材料对活动的干扰。
最后是组织教学,虽然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活动前还是免不了要担心,孩子们会对活动感兴趣吗?孩子们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吗?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十分感兴趣。课后有老师给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认为我在处理活动的重点方面过于急躁,例如:活动第二部分的第二次操作应该是活动的重点部分,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们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自己说的太多,如:我问如果饼干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问了几遍,终于有个孩子说:盒。我立即予以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此时我有些急躁了,心想可能没有孩子能想出别的答案了,于是我说:周老师来告诉你们吧,出了盒以外,还有罐、罐、箱、筒、碗等等,孩子们似懂非懂,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接下来的问题立刻显现。我问如果下面格子里的数字是34,小字应该变成什么就可以了,结果没有一个孩子能说出来,看来他们还是没有理解括号里的小字所代表的意思。这是我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避免的错误,给予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做好引导者的工作。
从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观摩名师开展这节活动时,觉得如此流畅与成功,但真正自己在尝试时才明白这样一句话“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然而,不管自己成功与否,都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550052.html
相关阅读:大班数学教案 森林旅馆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二等分
感知空间位置关系数学活动??住哪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大班数学《6的分解和组成》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