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细则》指出:中班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能关心他人的情感反应,出现了最初步的关心、同情反应;友好、助人、合作行为明显增多。在分析本班幼儿游戏现状与近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爱妈妈”“爱我的家”的主题活动,自然延伸到“爱他人”的主题上;同时适逢期末孩子们要升班了,便引出“升班主题”,在初步了解了大班
生活、学习的前提下,孩子们提出邀请大班哥哥姐姐来班上一起游戏,于是设计了本次半日活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哥哥姐姐的生活”及“哥哥姐姐对我说”的录像,了解大班真实的活动状况,激发幼儿向哥哥姐姐学习、与哥哥姐姐交流的愿望;接下来幼儿开始为他们的交流活动——“与大班哥哥姐姐联欢”做全面准备,准备工作以游戏的方式在各活动区展开,孩子们积极而快乐,自然而自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的活动录像,感受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希望,激发幼儿上大班的积极情绪和向哥哥姐姐学习的愿望。
2、在活动区有目的的游戏中深化幼儿上大班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为大二班幼儿生活活动录像:
第一部分:大班幼儿生活、学习、游戏活动内容录像;
第二部分:大班幼儿对中班弟弟妹妹的希望。
美T区——制作彩链等装饰物的材料、制作礼物的废旧材料。
娃娃家——时间窗墙饰、小黑板、图书、幼儿用小枕巾及毛巾被等。
表演区——演出服装、打击乐器、录音机、头饰、节目单等。
经验准备:
参观哥哥姐姐做值日、叠被子、做操、升旗等活动。
重点、难点:
1、通过集体、小组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为上大班做好精神准备。
2、能够把自己对哥哥姐姐及大班生活的喜欢与向往表达出来。
活动过程:
1、集体教学活动:观看录像与共同讨论。
(1)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生活活动的录像,激发幼儿了解大班生活的欲望。
教师:哥哥姐姐在做什么事情?(写数字、玩独轮车、整理柜格等)
他们是怎样做的?
看了哥哥姐姐做事情时的样子,你有什么想法?
幼儿:哥哥姐姐都是自己做事情。
他们可以骑独轮车了。
哥哥姐姐写数字时可以用橡皮擦,擦干净了再改正。
(2)观看哥哥姐姐对自己提希望的录像,引导幼儿感受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和希望。
教师:哥哥姐姐对你们说了关心鼓励的话,你们想做些什么?
幼儿:我想给哥哥姐姐送礼物。
我要练习骑咱们班的脚踏车,上大班时也可以骑独轮车。
我想去看哥哥姐姐,要不请他们到我们班来玩。
(3)与幼儿讨论请哥哥姐姐到班上联欢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教师:和哥哥姐姐在什么地方开联欢会?演些什么节目呢?
幼儿:就在咱们班开吧,我们会讲故事、跳舞,还会唱歌和说儿歌。
教师:在咱们班开联欢会,要怎样装饰一下我们的教室呢?
幼儿:要漂亮点;要用好多颜色画;像我们过新年时那样。
2、活动区活动:引导幼儿借助已有经验,在各活动区内开展有目的的游戏活动,为迎接哥哥姐姐的到来做准备。
(1)美工区:
教师出示幼儿最近在美工区做的礼物或装饰教室用的彩链等,启发幼儿利用美工区的多种材料为哥哥姐姐做礼物、装饰教室。
教师:怎样能使我们的活动室更像一个联欢会的会场呢?
幼儿:要有花环、拉花、灯笼,像我们以前做的那样。
教师:用什么材料做呢?怎样做呢?
幼儿:要用彩色纸、胶条做;我会用纸筒做;还可以用彩纸剪出灯笼来。
(2)娃娃家:
指导幼儿利用“时问窗”在娃娃家内开展模仿游戏“哥哥姐姐的一天”,了解大班生活活动的基本作息情况。
幼儿:老师,我想在这里教小朋友写数字,有没有本子?
教师:我可以帮你们准备,你们谁来当老师?
幼儿:我,我是刘老师!
教师:那你们就开始学本领吧!
(3)表演区:
关注幼儿在表演区的节目练习,通过表演活动,激发幼儿为迎接哥哥姐姐到来而大胆地表现自我。
幼儿:我们还缺两个人演乌龟和鹅大婶!(幼儿在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对于扮演的角色有点分配不均)
教师:别的小朋友都在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没有人来支援你们,你们还是自己想想办法,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头饰,头饰是可以来回换的哟!
幼儿:哎,咱们能不能一个人演两个人呀?
教师:那你们试试呀!
3、今后的活动设想:
在下一步的活动中,我们会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如和哥哥姐姐一同游戏、做值日等,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体验活动中更深入地了解大班哥哥姐姐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激发他们上大班的愿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班生活!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电教手段运用适宜,帮助我能够更形象直观地引导幼儿感知体验生活;同时前期活动的经验积累,给孩子们带来了继续学习的自信和快乐,也使我看到了教育的系统性、系列性的重要作用。
(2)对于中班幼儿的区域活动,物化目标的辅助材料是非常有效的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需求,选择不同难度的材料,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使学习变得更快乐和主动,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表演区材料准备上注意了物化目标,在道具、服装、材料投放上,紧紧围绕节目单上的儿歌、故事、诗歌准备。按内容分筐摆放材料,使幼儿拿到一筐材料就知道要表演什么节目,幼儿操作中目的性就更强了。
在表演故事中,幼儿对故事情节记忆不清时,我就建议幼儿能否改编故事进行表演,但几个孩子非常执著,坚持请我找书来讲。我想与其完全讲给孩子们听,还不如讲一小段,让他们自己再续编结尾,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与创造,更对他们的合作与共同完成任务的培养是一种挑战与机会,于是,我讲了前一小段又将问题抛给了幼儿,鼓励幼儿大胆改编后面的故事。通过这件小事,我发现,教师在基于更加充分、真正了解幼儿需要的前提下,抓住恰当时机,给予适时地引导教育时,幼儿会更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此时才能实现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主动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在活动的引导中,应该更突出升班主题,激发幼儿向大班哥哥姐姐学习的愿望。在活动讲评中,应该联系录像中大班哥哥姐姐的新闻小播报内容进行讲评,可以更加紧扣主题。例如,在益智区内,孩子坚持玩小企鹅游戏,在讲评中可以对孩子说:“你能够坚持做完一件事情,像个大哥哥,老师相信你上大班后也一定能够坚持好好学本领的!”再如,玲玲在美工区利用废旧材料给哥哥姐姐做了一个小钢琴,那么,在讲评时,完全可以引导孩子:“你做的小钢琴真好,明天哥哥姐姐和咱们联欢时你就用这个小钢琴给大家伴奏吧!”时时紧扣主题。
主要内容:
1、教育与活动相互渗透,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进步。
(1)升班教育和活动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先集体活动,讨论当天孩子在活动区活动的内容,然后再分别进行活动区活动,这样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标。
(2)在教育活动中,活动组织形式非常新颖,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利用非常有效,为幼儿直观地再现了大班小朋友的生活、学习,激发了中二班小朋友要当哥哥姐姐的愿望,对后面的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教师在区域材料准备上能物化目标;通过分层次投放材料,适时引导、参与、支持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灵活地调整材料,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幼儿规则意识方面培养较好,幼儿面对问题不慌乱,井然有序。
(4)为了顺应幼儿游戏的需求,教育幼儿在班中和教师幼儿一起丰富了表演区,孩子们能载歌载舞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墙面的布置与主题活动的结合比较紧密,升班教育的内容体现得明显、具体。
益智区的材料准备,说明老师观察细致,勤于思考。针对小企鹅玩具,在墙面上有指导,体现了规则、点数、写名字的目标。
2、区域活动的形式、墙面支持、灵活指导与规则培养还有待提高。
(1)记录表可以推广到指导其他棋类、牌类的游戏。
(2)可以用图示指导幼儿在益智区的游戏常规,提示行为规则。
(3)拼图玩具架在游戏时可以随时拉近益智区,体现区域整体性。
(4)拼插玩具区可以设立小主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拼插活动。
综合评析:
1、活动内容体现了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中班幼儿即将升人大班,环境、生活、游戏内容和老师的改变等,可能会在新学期带来诸多的陌生和不适应,教师能够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对他们将要面临的生活、面对的困难做全面思考,开展一系列的升班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升人大班前从情感上、态度上做好全面准备,体现了教师对幼儿心理适应的关注与思考,这样的教育内容才是适宜和有效的。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特别运用了录像、观摩、共同游戏等策略,集体教学与活动区活动相结合,充分地让巾班幼儿了解和感受到了大班的丰富生活,激发了他们渴望长大、渴望升班的积极情感,从而在快乐轻松、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迎接全新的生活和游戏。
3、教师在个人反思中,认识到活动区材料准备、教师指导与活动讲评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并且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调整策略,小组成员在认同的基础上,还可与教师进一步分析这样调整是否适宜,让教师明确,幼儿不仅是带着与哥哥姐姐来联欢的积极的情感动机来游戏,并在游戏中激发向哥哥姐姐学习愿望的,同时还要让幼儿通过在游戏中感受自己能力的变化,从而使其产生成为大班小朋友的愿望,获得自信心,让幼儿从内部的情感态度和外部的行为与能力都做好升班准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er/966033.html
相关阅读:活动《三只蝴蝶》教学研讨
中班社会活动:盼盼树朋友
中班社会教案:小小志愿者
中班社会教案:我帮祖母做拼盘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特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