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徐女士最近拿到了一份儿子从学校带回来的课外推荐阅读书目。书目中多数是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国内作品不仅数量少,很多书都比较陈旧。
在儿童节前读到这样的新闻,真让人高兴不起来!其实,又何止是南京市,很多城市的儿童书店里的读物不都是以“洋货”居多?是我们的孩子崇洋媚外吗?非也,实在是因为“国货”太让孩子们失望了,内容既缺乏创新,情节也难以动人,充满说教的口吻更是过于成人化,也难怪孩子们要敬而远之了。
有人曾这样叹息:吃麦当劳、肯德基长大的中国年轻一代不仅吃着“洋饭”,还整天被“洋书”熏陶着。洋食品或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洋书”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为与物质产品不同,对于精神领域而言,孩子们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守不住少儿读物的阵地,就等于把相当一部分教育孩子的权利交给了别人。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国外的东西都不好,但当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之后,还会认同我们自己的文化吗?对于出版单位来说,少儿出版工作也是一种市场经营活动,但是不能因此忘记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出版社不能忙于引进,不能忙于数钱,而是应该弯下腰面对小读者。
一个民族必须有可以世代绵延的独立精神和价值体系,才能够形成自身的民族凝聚力。在西方的价值观通过这些出版物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的情况下,笔者担心,如果孩子们的阅读口味完全“洋化”,那么蕴含在本土儿童文学中的民族传统将难以延续。因此,面对孩子,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鼓励作家创作,充实我们自己的少儿读物,我们应该努力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03708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