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的家长不懂得孩子的自尊心有多强,不分场合、不分时机,只管由着自己的性子,发泄对孩子的不满。
案例:唠叨的妈妈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到学校报到,为了让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就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起来“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学习没兴趣,脑子又笨……”,讲着讲着,孩子的脸色变得尴尬。但母亲还不尽兴,仍不肯住口,直到孩子大哭起来。
可见,作为对孩子具有评价权利的成人,特别是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充分顾忌儿童的特点,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讲究原则和技巧。
在这部分,我们拟从一个评价者的角度,总结一下维护儿童自尊、保护和培养儿童自尊心的问题。
(一) 关注和肯定儿童的适宜行为
首先,孩子需要父母和成人的关注。孩子希望与父母一起游戏、学习和玩耍,如果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以上愿望,他们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孩子会从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中,获得活动的安全感和合理感。父母关注而没有禁止,表明这项活动是安全的;父母关注而没有反对,表明这项活动是合理的。
孩子还会从父母和老师的关注中,体会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价值和地位。有的孩子如果发现父母长时间的不关注自己,会有意做出某些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如哭叫,跑过去让父母看他的发现,有意打断父母和别人的谈话,以此来印证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
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行为长时间忽视,甚至感到厌烦,不愿让孩子来打扰自己,对儿童寻求关注的行为发火,这会让儿童感到孤独和伤心,觉得自己不可爱、没有价值,因而影响儿童的自尊。
有的家长总是强调自己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行为。这些家长其实只要问一问,自己忙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如果我们辛苦劳作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美满的家庭、为后代创造美好的生活,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关注孩子是多么重要:和谐亲子关系是美满家庭的基础,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孩子美好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在事业、财富和孩子三者之间,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幸福家庭最根本的源泉。如果孩子成长的不够理想,无论事业多么成功、家庭多么富有,父母的内心肯定会感到遗憾:自己的一生是有缺陷的。
肯定也是儿童的需要,它可以增进儿童的信心,为儿童确定探索的方向。
凡是儿童适宜的、可以继续进行的行为,父母和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从成人的肯定中,儿童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得到鼓励的,儿童会更专心的从事他所喜欢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
成人对儿童行为的肯定,包括语言肯定、表情肯定和动作肯定,主要的是表情肯定。只要父母对儿童的行为流露出满意的眼色和表情,儿童就会接收这一积极的信息,继续按照他原来的思路从事探索和实践。
案例:如何对幼儿进行肯定
作者:栾淑珍 来源:寿光市侯镇春晖幼儿园
奖励是老师给予幼儿反馈的一个途径,借此告诉幼儿他们的行为方式是否适当。我们都知道,如果今天夸孩子手洗的干净,明天他的手会更干净;如果今天夸他讲礼貌了,明天他会更注重礼貌;如果今天夸他衣服叠的整齐,明天他的衣服会更整齐等等。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受到大人的夸奖时,他不仅心情愉悦,而且懂得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大人提倡的,什么是大人反对的。这样,比我们直接对他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效果要好的多。
每天放学前我都要发给幼儿一枚小贴画作为奖励,但是每一个孩子我都会说出一个奖励他的理由,所以孩子知道这一天他在那里进步了,会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
栾老师所说的奖励,更多的意思是指关注和肯定。她的做法,值得家长和教师参考。
对儿童的肯定,要尽可能与增进他们的信心结合起来,而不要与奖励特别是物质奖励相联系,要把奖励留给长时间的努力和显著的成就。
如,4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说,“你自己穿上衣服了,我中午给你买雪糕吧!”而尽可能说,“能自己穿衣服了,真了不起”;或者说,“能自己穿衣服了,真是长大了!”
又如:7岁的孩子自己准备了早餐,尽量不说“你自己准备了早餐,晚上我奖励你吃肯德基吧。”而应该说,“你真的长大了,能自己准备早餐了!”让增进自信的言语作为肯定的表现,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05470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