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关于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性格培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导读:由于儿童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的增长,儿童行为的冲动性相对减少,自觉性相对增强,儿童不但能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开始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比较经常的心理特征。性格和能力是个性的主要表现。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遗传,另一种是环境。儿童在出生后,在个性方面就存在着个性差异,如有的活泼,有的沉静;有的灵活,有的呆板。这主要是先天的神经类型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后天的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不断改变着,有些类型特点给掩蔽了,有的则更加发展了。也就是说,在个性的发展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环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3岁以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吸引而不断发生变化。而3岁以后,特别是到了5—6岁时,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由于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成人不断提出的要求,这就使儿童的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长起来。这时,儿童开始能为较远的目的而行动,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成人或集体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也就逐步形成了最初的一些比较稳定、比较经常的心理特征。

  另外,由于儿童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的增长,儿童行为的冲动性相对减少,自觉性相对增强,儿童不但能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开始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孩子在做“哨兵站岗”的游戏时,有时虽然会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但是同时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自觉地控自己的姿势。

  因此,可以认为,5—6岁的孩子已开始形成了比较稳定、经常心理特征,是个性最初开始实际形成的时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06137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