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人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注意力的参与,能够让人注意力集中,聚精会神,思维活跃,有利于大脑对信息的吸收和加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儿童教育专家M.S.斯特娜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注意力发展好的幼儿,都是后天训练和培养出来的。
一.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1.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年龄越小,宝宝的注意力越是无意识的,即它的注意不需要主观努力,主要会对一些有趣的物体吸引,从而产生兴趣。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需要主观努力,主要以有意注意为主。而宝宝如园之后,一些有目的组织活动可以促进宝宝有意注意的发展。
2.注意时间的长短。
一般情况下,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3~4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4~5岁15分钟左右,5~6岁20分钟左右。
二.注意力的培养方法
1.激发兴趣,通过新奇的事物引发幼儿注意。
(1)颜色鲜艳,对比明显,富于变化的物体。
幼儿喜欢颜色鲜艳的物体,颜色对比比较明显。家长在给宝宝选择玩具、图书等要尽量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给幼儿颜色上的冲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宝宝。
(2)新奇、活动的物体。
能活动的玩具,会跳舞的玩偶,可以组装的拼片,立体活动图书,插卡组装等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宝宝,通过活动的物体的操作,增进宝宝的知识经验,促进宝宝注意力的发展。
(3)不断变化的新环境。
家长要带领宝宝去参观动物园、公园、花园等,通过参观这些新奇的事物,引起宝宝的兴趣,吸引宝宝注意。另外,家长也可以随时变换幼儿周围的环境,例如,经常变换寝室中物品的摆放位置等,引导宝宝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
2.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从幼儿最感兴趣的形式入手。
游戏是幼儿时期最感兴趣的活动,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让幼儿精神愉快,注意力高度集中。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
3.以鼓励为主,能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的欲望。
在活动中成功,幼儿能够体验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精神愉悦,精力充沛。
而这样的活动也能激发幼儿再次注意的兴趣。因此,家长为幼儿创设的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在原有水平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有欲望去探索这个事物。因此,家长应该是表扬鼓励为主,能够让宝宝体验到成功,激发再次注意的兴趣。
4.引导幼儿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良好的注意力需要人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因此,引导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情,可以促进宝宝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力的时间。例如,要求宝宝在10分钟内完成一件涂色作品,宝宝就会有一定的时间概念,不自觉的要求自己全神贯注,增强宝宝有效注意的时间。
5.随时做好有意识的引导。
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关注一件事物,这也是提高注意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大街上,突然看到天空中一只飞着的小鸟,可以引导宝宝看一看,鸟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它的翅膀是怎样的?它怎样叫?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专注的观察这只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观察,有利于宝宝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三.几种培养注意力的小游戏
1.拼图小游戏
经常给宝宝玩一些拼图游戏,例如动物拼图,水果拼图,人物拼图,地图等。这样的拼图游戏需要宝宝耐心参与,参与组合。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适合的拼图,2-3岁的拼图最好在4片之内,3-4岁的最好在8片之内,4-6可以在12片左右。
2.传话游戏
家长可以玩这个小游戏,可以由妈妈说一句话,传给爸爸,再传给宝宝,最后,让妈妈和宝宝说一说自己听到的。这个游戏非常有趣,而且需要在耳边低语,促进宝宝注意力的发展非常有效。
3.听口令做动作。
家长说出口令,例如:“摸一摸耳朵”,“向前走”,“去拉住爸爸的手”,“把门关上”,“把窗子旁边的绿色积木拿来”等,这样的口令可以随着年龄阶段的增长逐渐变得复杂。
4.复述练习。
家长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宝宝复述。或者家长说两到三句话,引导宝宝尽量能够复述出来。
5.表象记忆。
出示图片或者物体给宝宝看,然后藏起来,引导宝宝说一说刚刚看到哪些物体,或者在一堆物体中找到刚刚看到的物体。
总之,3-6岁是训练宝宝有效注意的最佳时期,根据每个年龄段宝宝的发展特点,家长有意识的进行引导。但是,家长不能单纯以一个方面评论孩子注意力的好坏,随时做好科学、正确的引导,循序渐进的引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06644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