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时,这个问题便被看得很严重了。经常看育儿书的人,往往看自己的孩子有许多问题,但这并不表明这个问题真的存在。”4月8日,在华夏心理教育中心牵头推出的华夏心理周末公益课堂上,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专家李子勋先生向400多名家长讲授了常见的几个带孩子的原则。
关系大于教育
李子勋说,亲子教育往往需要先去解决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接触问题。有些孩子可能比较淘气、爱撒谎、爱上网……家长应该耐着性子陪伴孩子一段时间,把两者关系改善后,孩子会下意识地向父母所期待的方向努力。
他指出,当孩子愿意缠着父母,主动讲出自己的担忧和心里话时,说明亲子关系得到了改善;但当孩子总是不靠近你,总是被动地被你追着做事情时,或者你总用一种看似正确的观点引导孩子,或者讨好孩子时,都不是好关系的迹象。
多把孩子想成是美好的
他建议父母用成长、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凝固的眼光看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假定。“硬币都是有两面的,多看正面,会挖掘到资源;多看负面,会看到缺点。家长应多假定自己的孩子是积极、向上、阳光的男孩子或美好的女孩子。”心理学强调动力,家长应调动孩子追求上进的动力。
怎么教比教什么重要
家长要保持一种好奇,允许孩子犯错误。父母不要总是迫不及待地对孩子的行为下判断,父母不要怕表现出无知,最好能与孩子互动。家长可以像心理咨询师那样把自己比作一本书,孩子需要家长翻到哪一页时,家长会提供给孩子相应的内容。
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无知”态度,其实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放到和对方相同的位置上。许多家长“站着”与孩子说话,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阅历丰富,孩子必须听他们的。所以,家长必须找到好的沟通方式。
很多好的沟通并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行动实现的。比如,李子勋建议妈妈们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观察、感受孩子,增进与孩子的沟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06954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