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能的反应
年龄阶段:一岁以前。孩子通常以哭来表达愤怒。
例子:孩子疲倦或做不好某件事,如玩积木总是倒塌下来,或完兴正浓,父母亲制止,要他上床睡午觉。孩子疲倦的精神状况将减低他的耐性,这都会使孩子容易感到生气,续而发脾气。
家长应付方式:当孩子累了或烦躁时而发脾气,这时需要抱抱他、拍拍他、给予他安全感,待他的脾气稍微缓和,再向他讲理由,并慰鼓励。
避忌:父母不去理会孩子的胡闹,或采用责打的方式。---这样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
2. 因为受忽视而乱发脾气
年龄阶段:二三岁时。双足乱踢、地上打滚,乱扔玩具。
比如:爸爸或妈妈加班迟迟未回家,孩子感觉没有安全感,续而哭闹、丢玩具等以发泄心中的委屈。
家长应付方式:孩子年龄越小,情绪越不稳定,注意力也容易转移。当孩子有不愉快时,父母可采用游戏转移法,如:带孩子去他喜欢玩的荡秋千,让孩子能发泄内心的紧张。父母这方面一定要从心理出发,从感情上来安抚他,哄劝孩子,要有耐心。
避忌:高声喊骂,甚至动怒打骂。---这样,孩子的脾气会越演越烈。
3. 因为需要不满足而发脾气
年龄阶段:三岁以上。提高声量、粗暴行为、攻击及报复性的行为。
比如:孩子无论在家或在外得不到某种玩具、食物或外出游玩的机会等,就会通过大声不停地哭闹来达到目的。
家长应付方式:把孩子放在床上或地毯上,使他不至于严重伤害自己。父母需坚定告诉他:“除非你平静下来,否则爸爸妈妈不会跟你讲话。”然后,安然走开。(不要回头,否则孩子可能会胡闹一番)等他平静后,把孩子拥抱怀里,谈谈刚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听听孩子的心声。
即使在外也一样,父母可佯装离开现场,将孩子短暂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机会重新思考明白他自己的行为已经惹大人生气了。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也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要得东西,慢慢的,就不再乱发脾气了。每次发作平息后,父母要记得给孩子讲道理。直接告诉他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只是不爱他发泄愤怒的行为。
再者,父母带孩子出门前应向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让孩子能照着做,逐渐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避忌:与孩子对峙、不能因他发脾气而顺他的意思去做。---这会让孩子越发越得寸进尺,逐渐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过来了。
4. 因为别人不理解而发脾气
年龄阶段:五岁以上左右。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所以开始从父母那儿学会责骂、粗暴语言、粗暴行为、失去耐性。
比如:当孩子尽情在讲述自己同学趣事时,父母因忙于别的事情,而只是随便点点头或哼哼两声来应酬孩子,孩子会感到自己受冷落,也会借故发脾气,哭闹。
家长应付方式:家长暂时放下手中忙碌事项,以专注的神情,专心聆听和理解孩子的话语,也陪孩子聊聊。
避忌:一些父母不但没有反省自己的态度,反而将注意力放在指责在孩子的哭闹脾气上。有者父母更是批评、讽刺、指责孩子多话、牙尖嘴利没礼貌,如此一来,孩子转而不敢表达自己,收藏自己内在的感觉,闷在心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07454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