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贴出了我上次“惩戒”开开的经过以后,收到不少妈妈的回帖,引起了我很深的思考。我总结了一下, 觉得我当时的处理方式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其一、当时在片子快要结束之前,就应该给开开提个醒,“看完了就要去吃饭了哦。”觉得好瓶的点子不错,放个小闹钟在边上,跟他讲,等钟的指针走到哪里的时候,我们就该吃饭去了。这样既比较直观,开开容易明白时间的概念,又可以慢慢教给他识钟。可谓一举两得。
其二、在开开开始哭闹,但是还没有就地打滚之前,应该充满感情地抱住他,温和但是坚定地告诉他,我们不能再看电视了,妈妈知道你很不愿意这样,可是,你前面已经答应过妈妈看完就要去吃饭的,是不是?
其三、如果开开继续哭闹,既而发展到在地上打滚,我应该仍然柔声细语地告诉他妈妈的立场,如果他执迷不悟的话,就告诉他,如果他再不起来,妈妈就要让他一个人留在那里了。还可以象有些妈妈建议的那样,再一次试试拥抱他,告诉他妈妈爱他。如果他还是推开妈妈,那我只好灰溜溜地走喽。我知道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会拒绝任何人,虽然其实是很想人家来给台阶下,这个时候,其实最好就是给对方一点空间,让他冷静下来。告诉他,妈妈希望开开不要在地上打滚。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说 “妈妈不喜欢宝宝了”,我们不喜欢的只是宝宝的某些行为而已。
最后是,当风波过去以后,告诉宝宝,妈妈爱他。有妈妈建议我等开开平静下来以后再跟他讲道理,我倒觉得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说。如果风波刚过,我们又再去提起那事,会不会又扯动那根筋呢?我是有点担心的,所以,当时开开平静下来以后,我就没有再提起了。
在忙忙碌碌的育儿过程中,抽空看了些有关的书籍,有点临阵磨枪,摸石头过河的感觉。看书,基本上是看些纲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思想,然后汲取些自己觉得有道理的道理。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嘛,更何况专家们的意见也不尽相同。哪能尽听书上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嘛!有了理论武装,到了实际生活当中,还是要灵活应用的。每个家长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每次我们碰到的情况也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书上讲的,对于专家们讲的,也不能全盘接受。毛主席不是有句名言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到要不要给孩子立规矩,我的一家之言是:需要的。大家都在讨论孙瑞雪老师的 “爱和自由”。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只是从网上看得摘抄和大家的评论。感觉到有一点疑惑,好象大家觉得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没有一点约束,才是真正的爱孩子。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自由也是相对的。纪律和自由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对立的。不是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也不是所有的约束孩子的家长都是法西斯。现在大家有点谈教养变色,以为给孩子立规矩就是非得板起脸来训孩子。我以为不然,教育有很多种方式,规矩有多有少,有不同的立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规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因材施教。不过大家看了我上次那个帖子,可能以为给孩子立规矩都得这样劳神伤心的。其实很多时候我给开开讲道理做规矩的时候都是如春风拂面,在潜移默化之间做到的喔。但是在有些时候,没有办法的时候,也只能忍痛做规矩。
关于自由是相对的来讲,看到有人问,如何对待孙老师讲的给孩子选择食物的自由?我想,孙老师应该不会提倡让孩子自己去超市买他喜欢吃的东西,而家长不做任何引导吧?他今天买了什么,就吃什么?而且,还得看孩子有多大了吧?我想我是绝对不会给开开买垃圾食物的,也不会把他留在土豆薯条的那一排架子前,任他拿多少是多少的。我会把他带到我觉得可以给他吃的那些食物的架子前,告诉他他可以选几样他喜欢吃的东西。 只是如此的相对自由而已。在开开还在吃罐头食品的时候,我常常带着他一起去买。他那时已经懂事了,看见他熟悉的罐头食品和饮料,很激动地叫着,我就依着他的意思,给他拿他要的。他很高兴,拿在手里玩。我认为我的责任是在开开还小,可塑性还高的时候,让他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少吃和不吃垃圾食物,比如薯条,比如可乐。老美整天吃比萨饼,汉堡包,吃罐头就可以了,我们就不行。为什么?他们从小吃习惯了。等开开长大一点了,他是肯定会接触到那些垃圾食品的,到时候他如果要吃,我当然不会阻止他。但是,我会告诉他只能多久去一趟麦当劳,每天不能吃垃圾食品超过多少等等。是的,我如果现在奉行让孩子作主,做甩手大掌柜,让他等到自己过度肥胖,甚至染上什么糖尿病(并非危言耸听,美国和中国都有报道过类似的研究报告),然后才来告诉我,“妈妈,我觉得垃圾食品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决定不吃了。”是不是会太晚了一点?也许会有人跟我讲,也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这样的呀!(转下文)
下一篇:关于爱、自由和其他(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10500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