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语言教育:方言vs普通话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学龄前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随着宝宝开始牙牙学语,父母便要开始决定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言环境,方言还是普通话?语言的教育问题在孩子的学语期内一直是家庭教育中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每一个家庭都会因为不同原因,有着自己独立的语言教育理念。

  说方言——进了幼儿园听不懂普通话怎么办?

  土生土长的本地家庭

  家庭观点:能说地道方言最重要

  家庭语言:四川方言

  婷婷的爸爸妈妈都是地道的四川人。婷婷妈妈坚持认为:“说方言才有亲切感,开口闭口普通话,特别是在外面的场合时,别人会说我们家的孩子‘假’,本地人居然不会说方言。而且方言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很多方言用普通话表达出来就没有味道了。普通话到学校以后孩子会逐渐学会的。”说普通话——宝宝如何同长辈们或是同本地人交流?

  “外来媳妇,本地郎”

  家庭观点:普通话是孩子交流和沟通的首要工具

  家庭语言:普通话

  佳佳妈从浙江嫁到广州后,买了房把自己的父母也接到了身边。来自五湖四海的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时说话特别有意思:和爸妈说杭州话,同公公婆婆说粤语,与老公说普通话。佳佳妈从怀孕时就开始担心家庭原因造成孩子学语期教育出现的鱼龙混杂的问题。为此特地嘱咐好家人,为了孩子,尽量跟孩子说普通话。小佳佳从小就口齿伶俐,但佳佳的“土洋混搭”型普通话却经常让妈妈哭笑不得,例如“落车(下车)”、“日里(白天)”。佳佳妈又开始忧心孩子长此以往如何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呢?

  方言也说,普通话也说——宝宝两个都说不准怎么办?

  湖南人在北京

  家庭观点:语言的融合,其乐融融

  家庭语言:方言+普通话

  糖糖爸爸妈妈都是长沙人,北京打拼多年,转了户口,买了房,变成了新北京人。糖糖爸认为:“方言和普通话都应该教,两个都学并不矛盾。在北京咱都跟孩子说普通话,孩子过节回长沙和爷爷姥姥一块儿时也能说一口流利的长沙话。”

  孩子从1岁左右开始到3岁之间进入学语期,在这期间,宝宝凭借惊人的语言学习能力飞速发展。孩子从混沌懵懂的咿呀发音到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的语言学习过程都是在锻炼宝宝的语言发音器官,逐步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语言库”。

  每个家庭都持有不同的语言教育观点。普通话是孩子进入校园、步入社会的重要交流工具。方言是地域独有文化和习俗沉淀与表现的载体。方言童谣、顺口溜、俚语都惟妙惟肖地诠释了本土独有的文化特色,这些是使用普通话无法转译的。同时,外地家庭学习当地方言也便于孩子能够更好与同伴交流,适应新环境。方言还是孩子与长辈沟通的另一载体。因此,在孩子漫长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单一强调一种语言的学习不可取,重点在于逐步有次序性地给孩子语言锻炼的空间!在一个独立的语言期内尽量给孩子造就一种独立的语言学习环境。在孩子尽可能多的熟悉和掌握后再逐步加入另一种语言,再进行培养和语言训练。这才是普通话与多种方言逐步融合,并能让宝宝使用自如的正确之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11803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