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最近忧心忡忡,她吐槽道:我婆婆天天念叨孩子,说他内向没出息。她不但在我面前念叨,也常当着孩子的面念叨,诸如——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又唱又跳的,就你是个闷葫芦;别人家孩子伶牙俐齿,见面打招呼热热闹闹的,你看你笨嘴笨舌的,一点都不讨人喜欢;
别人家孩子嘴甜混四方,你一个男孩子却常窝家里不肯出门,能出息到哪里去?
闺蜜的担忧我曾经也有。朵儿姑娘两岁时,家里来了一个两岁半的小姐姐小八。
小八乖巧,大人让叫叔就叫叔,大人让呼姨就呼姨;大人说跳个舞吧,小八就马上扭起小屁屁。
那可爱的样子逗得所有人都开心不已。但朵儿却坚决不肯听大人指令,勉强打招呼,勉强和小姐姐分享玩具后,便自己在一旁玩不再搭理人。
那天小八爸妈不停地说:你这孩子性格太内向了,如此怕生,不好。肯定是你们不常出门,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我却不以为然,谁说内向的孩子就不好、不优秀了?
①内向≠没出息
内向的孩子往往更令父母牵肠挂肚,他们的羞怯和胆小令父母对他们的前程无法“释怀”。父母担心孩子性格过分内向,担心孩子不擅于与人打交道,担心孩子未来一事无成,而实际上内向的人是能在他擅长的领域大放光彩的。
比如,
写作《哈利波特》的J.K.罗琳
创作《夜曲》的贝多芬
发现相对论的天才爱因斯坦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优雅的女神赫本
圣雄甘地
……
这些名人都是内向者型人格,且他们都在自己擅长的独领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畅销书《内心性格的竞争力》的作者
苏珊·凯恩指出,
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内向者。
相对于交谈,他们更喜欢聆听,相对于参加喧嚣的聚会,他们更倾向安静地阅读;他们致力于创造却不愿自我推销;他们宁愿一个人独立工作也不喜欢加入到小组的头脑风暴之中。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内向者会受到内心的思考与感受的世界的吸引,外向者会受人与活动等外在生活的吸引;内向者专注于他们理解的周围事物的意义,外向者扎入事情本身。所以,相对于外向者的“社交”优点,内向型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们会把精力与能量放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上;内向的孩子更善于倾听和在乎他人的感受,他们会更容易赢得朋友的信赖;内向的孩子专注力更强;内向的孩子拥有更多知心朋友……
②内向≠孤僻
朵儿的表哥嘟嘟也被认为性格内向。这孩子平日不爱说话,经常一个人在家里拆车子闹钟等,要不然就是看书。
表妹觉得男孩子要大方一些,常有意带他出去参加各种饭局和沙龙锻炼他的胆量。但再怎么锻炼,他还是低头一声不吭。难道嘟嘟性格真的孤僻?
未必。有一天,当朵儿问他:哥哥,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恐龙?这孩子滔滔不绝地讲了半个多小时,天文地理被他随口掰扯而来,那口若悬河、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那一气呵成的逻辑推理能力,让我和他妈妈都瞠目结舌。
这孩子讲到高兴处,拉着朵又唱又跳,与平日里那些能说会道的孩子没有区别。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是内向型人格,他说:“内向的人可以花好几天去想一个棘手的问题,并强迫自己想出领域的最边缘处在哪,并能阅读任何能为自己带来好处的文章。”
所以,对于内向者来说,他讨厌的只不过是闲扯淡,但如果遇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可能会绘声绘色讲个不停。
对于这样的孩子,做父母的又何必硬要拖着她出门,或者硬塞给她一个伴呢?
③内向≠无趣≠不快乐
有妈妈说,我不希望孩子做内向的梵高,我不希望她只向内关注自我,我希望她快乐。我想说的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有的孩子能在同伴的陪伴里得到快乐,有的孩子能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里体会人生的趣味,有的孩子则能从发呆放空里了悟人间凡趣,又有何不好?
内向的孩子,也有他的快乐和有趣,只是一般人不能理解而已,但这并不代表他一定不快乐!带给大家欢乐的搞笑憨豆先生,就是一个极其内向的人,如果他本身是一个无趣的人,又怎能将搞笑的憨豆先生演得那么惟妙惟肖酣畅淋漓。
智慧的父母不逼迫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会用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去保护孩子独有的特质,让他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心急的父母在焦虑的推动下不知不觉做出揠苗助长的事情,他们的着急与功利心,硬生生地将冬天才绽放的腊梅,改良成盛夏绽放的月季。
那么,我们该如何呵护内向的腊梅,才能让她绽放最美的花呢?首先,接纳你内向的天使宝宝认知神经科发现,内向者是一群对多巴胺过度敏感的群体,太多的外部刺激过量地消耗了它们。
也就是说,真正的内向者不可能通过外力变成外向者。哈佛大学神经科教授们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表明那些在2岁时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大到18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所以父母要做的不是改变孩子,而是接纳孩子。
被父母接纳的孩子,成年后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父母可以换位思考,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闷葫芦会不会在思考?他们笨嘴笨舌是不是因为他们更擅于倾听?他们在社交上“无能”,是否是更专注于内心对话?
培养礼貌待人的“社交礼仪”基本框架
内向的孩子甚至都不愿意和人打招呼,这让父母觉得难堪。有的父母爱逼着孩子打招呼。如果孩子不从,“没礼貌”、“没教养”、“胆小鬼”等标签就随口给孩子贴上了。
内向的孩子虽不爱说,但擅听,标签被贴多了,孩子往往更自卑,它们就像一道道成长伤疤,贴在孩子心灵上,甚至会导致他们在成年后不能接纳自己。
父母大可以用孩子的口吻向别人打招呼,慢慢将社交礼仪植入到孩子的内心。孩子大了,即使性格再内向,但因为心中有“社交礼仪”基本框架,自然就会知分寸、懂礼貌。
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人生是一场长跑,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内向的孩子与外向的孩子相比,在智力上没有任何差别。
他们或许在“社交商”上会弱一些,但如果我们多陪孩子,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来适应环境,孩子的内在“田野”才能顺势发展,水到渠成之时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爆发力。
罗永浩说:
“外向的人也许会左右这个世界,但是内向的人才会创造世界。”如果你也有一个内向的孩子,那就给他足够的时间,等着他去创造世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12809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