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们都会选择给宝宝煲汤喝,汤不仅营养丰富,也有利于宝宝吸收。汤自然是宝宝饮食中不错的选择。但是,如何妈妈们没有掌握宝宝正确的喝汤方式,同样也会给宝宝带来不利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给宝宝喝汤才是最正确,最科学的吧!
如何正确科学的给宝宝喝汤
1.只喝汤,不吃肉
许多妈妈会让小朋友只喝汤不吃汤渣,一来觉得食材的营养都集中在汤中,汤渣没营养,二来觉得汤渣不好吃,就不让小孩子吃了。其实,不管是煮鸡汤、牛肉汤、鱼汤等,就算是熬煮数小时,汤很浓郁,汤的蛋白质也只有约6%-15%,85%以上的蛋白质,营养仍是在肉的本身,仅喝汤不吃肉很可惜。
2.餐后喝汤
餐后喝汤是许多家庭的习惯,不过餐后喝汤的做法并不可取。由于餐后多处于吃饱的状态,再喝汤容易导致小朋友营养过剩,造成肥胖。餐后喝汤还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小朋友肠发育不完善,这样做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小朋友喝汤的最佳时间应该是餐前。吃饭前先喝口汤,可以身体做好准备接受干硬的食物,而不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喝汤的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喝少量的汤。
3.喝滚烫的汤
在许多家长的观念中,汤要热乎乎喝才好,尤其现在是冬天,所以给小朋友喝的汤总是热腾腾,觉得这样才能让小孩子暖胃。如果汤降到常温,又把汤端去加热再喝。其实,太热的汤会对小朋友的口腔造成负担。
人体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温度,在摄氏60度左右,超过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损伤,而小朋友承受热食的温度更是有限,所以建议给小朋友喝的汤先放一放,温温的汤喝起来更舒服也更健康。
4.让孩子吃汤泡饭
有些忙碌的爸妈,没有太多的时间为孩子准备饭菜,有时候会将菜肴内的汤汁或者勾芡捞起来拌饭给宝宝吃,以增加味道,而且宝宝吃得也快,但这种做法并不妥当。
一方面,用汤泡饭,由于米饭泡软易吞,孩子往往没有咀嚼就快速吞咽,增加胃的消化负担,长期下来将引发胃病。另一方面,菜肴中的汤汁常常过咸而且十分油腻,宝宝容易由此摄取过多的盐分、油和电解质,也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
5.快速喝汤
有些性子急的爸妈看到孩子吃饭慢,就不免会催促他们,再加上现在天冷,汤容易凉,所以有的爸妈就不免让孩子快点把汤喝掉。其实,喝汤速度过快也是造成小胖墩的罪魁祸首。
小朋友快速喝汤,等到意识吃饱了,可能已吃过量,容易导致肥胖。宝宝应该慢速喝汤,不但可充分享受汤的味道,也给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充裕的时间,并且提前产生饱腹感。
6.晚上多喝汤
大多数的小朋友都是在托儿所/幼儿园用午餐,妈妈考虑到幼儿园的汤水不够营养,就会让宝宝在晚餐吃让他们多喝些汤水补充营养,可是晚餐并不是喝汤的最佳时间。
汤的营养价值较高,若是晚餐爱喝汤,距离睡觉时间近,喝汤容易导致过饱,而且还会造成夜尿频繁,从而影响睡眠。午餐时喝汤,会比晚餐喝汤好,而且小朋友吸收的热量也较低,不容易引起肥胖。如果晚上要喝汤,以饭前喝半碗汤最好。
7.喝熬煮过久的汤
有些妈妈深信煲汤时熬得越久,煲出来的汤就越滋补,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煨上2-3个小时,五碗水熬成一碗水,这才是用心熬出来的大补汤啊,赶紧让宝宝趁热喝上几口。
然而,煲汤的时候煮上1个小时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并不是熬得越久,营养价值就会越高,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还会因此下降,使营养大打折扣。另外,煮汤的时间过久,汤中的嘌呤含量会持续增多,这种物质恰恰是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
8.喝过补的汤
有些妈妈会认为“宝宝容易身子虚,得煲点补汤喝才好!”尤其是老一辈,更容易这么想,在给宝宝煲汤的时候,什么补就放什么,认为这样能让宝宝获得更丰富的营养。
然而,宝宝的肠胃比成人的要脆弱很多,吃太补的食物,往往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还可能会造成营养过剩,诱发性早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14217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