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让孩子放下手机 主动爱上学习的好方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作为家长,是否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就是爱玩手机、打游戏,不爱学习,非要家长推着往前走,怎么办?让孩子好好学习,嘴皮子都磨破了,他依然我行我素,拿这孩子怎么办?

  遇到上述情况,很多家长感到很无助。孩子一心扑在手机上。丝毫不关心学习,说的急了就处处跟家长对着干。怎么办?

  哈佛理念美藤教育专家郑托尼老师表示:“孩子不爱学习主要原因是学习内在动机不对。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内在动机,会令孩子会主动爱上学习!”

  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呢?郑托尼老师建议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让孩子明白学习的原因

  为什么学习?很多孩子这样回答:

  “为了父母!”

  “为了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为了能找个好工作”

  “为了将来能赚更多的钱”

 通常孩子脑子里有四个问题,如果解决了孩子这些问题,孩子将会发生非常强的学习内在动力。

  1. 学习的意义:

  读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时候反而就是无欲则刚。家长可给孩子说,地球上有人和动物,看看猫过的什么日子?一千年前猫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可人不同。

  人过的是创造性的生活,因为人会学习,大自然给了人的大脑就是用来学习的,课堂学习是狭隘的一部分。你不学习也可以啊,那跟猫狗来到这个世界是一样的。

  2. 学习有什么用?

  课堂学习就是在训练思维,思维训练到一个高的水平,怎么看出来呢?你到乡下去,找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太婆,提一个同样的问题,这时候就看出差别来了。我会三角函数会解析几何,懂得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两个老太婆让你带一个回去,你带哪个呢?

  3. 孩子感觉学习太苦,怎么办?

  孩子,苦是情绪,感觉是想法引起的,不是事情引起的。要改的是想法。比如,有个人请你和一个和尚一起吃饭,桌上全是蔬菜。和尚一看,觉得这个人太尊重我了。你一看,什么意思,请我吃个饭全是蔬菜。

  同一件事,就是因为想法不一样,两个人反应不同。人和动物不同,耕耘有收获,人就有乐趣。没有比课堂学习更体现耕耘收获的了,这就是人的乐趣。

  4. 对于那种小学没毕业就成了企业老板,该如何对孩子解释?

  发财是特质决定的,第一是投资魄力,第二要行动力极强。小学没毕业,活得很辛苦的人更多。人有两部分享受:物质和精神。而动物只有物质享受。

  要跟孩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人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于教科书,生活是最好的学校。我们都有这种经历:

  去爬山,如果你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那你对大自然的感受一定比别人深;

  去海洋公园,如果你对海洋动物的习性很了解,那你一定比别人更兴致勃勃;

  去历史博物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看到那些文物(artifacts)提不起很大兴趣,只是为了孩子而来;

  去旅游看古建筑,如果你没有建造此建筑的背景知识,那此建筑只能成为你到此一游的纪念而已。

  如果你认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会有相同的认识,因为激情是会传染的。

  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理念:你不是考试机器,你也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你是为了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学习;你是为了增长智慧,为了探索你的独特个性、人生价值,从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和快乐而学习;你是为了更充分运用你的特长和才能去帮助他人而学习。

  在聊天中告诉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你会逐渐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会学习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让你今后有更多的选择权,去做你感兴趣的事。

  对孩子,需提出以下要求:

  一定要努力,总结经验就行,但不要过度在乎考试成绩。

  在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的时代,你怎样学比你从书本学到什么更重要。我希望你能学到各种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能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资源和自学的能力等等。

  我希望你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欲强,有终身好学精神。我希望你能在学校发现一、二门你很感兴趣的学科,我希望你能钻进去,甚至用业余的时间在网上看更多的相关资料。我希望你问老师的问题,老师都不一定能马上回答上来,而是说“嗯,好问题!我得想想,然后再回答你”。

  学习不等于书本知识,更不等于学习成绩。书本知识只是学习的一个部分,生活才是最好最大的校园。

  家长不要大包大揽,学会放手

  我们来看看现在孩子的生活状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连最容易的吃苹果,很多孩子都会等父母把苹果皮削了,切成片,牙签插好,孩子才吃。

  而这种不良现象就会导致孩子失去自我生存能力和独立性。学习也是一样。家长应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不要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而是让孩子体验削苹果的过程,否则孩子就没兴趣。

  再比如:孩子做作业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认真,或者没完成作业,往往与很多家长以下的行为有关:

  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

  担忧孩子今后的发展;

  过多涉入本来属于孩子的责任范畴(比如,家长一遍又一遍叫孩子开始做功课,然后坐在孩子身边监督,最后再一道题一道题地帮孩子检查作业,要求孩子把每道题改正对才行)。

  结果是,每次交上去的作业都拿满分或高分,但你能说那是孩子的作业吗?当你把孩子的责任揽成了自己的责任时,孩子即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不是我的责任,表现出来状态是做作业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不想完成作业。

  字写不好、语法不对、拼写有错、有时忘了做作业、或作业落在家里了,有时考试拿个不太好的成绩回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如果家长因此大动肝火,埋怨、催促和责骂,不仅让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处理这些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上,而且会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阻碍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的发展,其后果比孩子最初的“毛病”严重得多。

  家长要做的就是:明确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你的责任,不是父母的责任;你为自己学习,不是为了父母学习。

  制定界线:比如,寒假作业在什么时候完成,必须自己完成,完成的效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完成过程中有困难可以向谁求助等。

  逐渐放手让孩子承担责任:包括完不成作业开学后需要承担的后果,作业错误率高需要承受的批评等,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做其他的约定。

  规则制定好后,家长只需要和颜悦色偶尔提醒:

  功课做了吗?告诉孩子,如果他哪门学科需要帮助,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找解决办法。只要他知道安排时间,知道轻重缓急,不要过多涉入,只是有时表扬他的时间管理做得很好。

  有些家长喜欢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你呢?这样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甚至产生“妈妈喜欢别人”的抵触情绪。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孩子现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较合适的目标,千万不要因为别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更不要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着孩子读书,在压力下读书是做不好的。

  让孩子感受到责任感和成就感

  父母一直是孩子长大的阻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是你自己都不觉得。很多独生子女的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允许他长大。长大的最高标志是什么?是选择。

  理论上,0—6岁的孩子,父母控制;6—12岁,共同控制;12岁后,孩子自己控制。可是在中国:很多30岁的儿子都是50、60岁的老娘在控制。这种现象怎么可能培养出有学习责任感的孩子?

  1.与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

  当孩子经历自然结果而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地数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诉你了,你偏偏不听,现在知道错了?”而应该是鼓励的态度“孩子,没关系。妈妈(爸爸)小时候也做了好多错事,吃一堑长一智,小孩子就是这样成长的”。

  2.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我坚信每个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家长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就给这颗种子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条件,孩子的内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然了,要给孩子进步所需要的时间。

  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从短期来看,孩子在家长不停地督促监督下的表现也许比家长放手后的孩子的表现好,这也是很多家长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长监督下的表现来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来自于内在的力量。

  从长期来看,来自内在的力量会更强大更持久,我们毕竟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内动力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不完美”。

  只要我们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问题”也会有所改善的。经常听到有家长埋怨已读高中的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表现得不太负责任,这或许是孩子小时候家长越俎代庖过多,或许是家长在“负责任”方面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

  4.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举个例子:有个同学读中学的时候。在数学课上,有一次在全班第一个做出了老师布置的某个难题,老师当所有人面夸了这个同学。这个孩子感觉比吃了一颗糖还要高兴。从这件事后,这个孩子就爱上数学。认为自己数学行啊。这就是鼓励和成就感的魔力。

  所以,家长要坚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磨合,孩子会有一个飞速的成长,一起努力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19650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