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许多父母都会带孩子出游,度过快乐的假日时光。但是,假期里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所以外出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
一、出游之前的准备工作
1.给孩子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或者戴鲜艳的帽子,这样在人群中就能非常容易地把他找出来,从较远的地方也能看到。如果有“家庭亲子装”当然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次旅游的时候“全家总动员”,色彩夺目,易于辨认。
2.教孩子一定要牢记父母的姓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这点非常重要,一旦走失,可以在警察或者好人的帮助下,最快速度地找到父母。记不住怎么办?这需要日常训练,平时在家时不时地就要考一考孩子。
3.如果孩子年龄尚小,还不太会说话,或者对数字不敏感,那么,可以在孩子身上准备好一张”联系卡”,上面写上爸爸妈妈的电话。最好把卡片缝在宝宝衣服内侧,这样既让宝宝有安全保证,又不会对外泄漏隐私。
4.要告诉孩子,出门时一定要紧紧跟在父母身边,不能乱跑,要让孩子深刻明白走失的严重后果,要让孩子从小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样,这种观念,是靠日常积累潜移默化的。
5.要教孩子学会拨打110、119、120等紧急求救电话。打通电话之后,还要会说,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胆量,另一方面还要能说清楚,这也要靠平时的训练。
6.要教孩子一旦找不到爸爸妈妈了,该向什么样的人求助,比如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戴红袖章的管理人员、穿制服的保安人员、戴值勤袖标的老爷爷老奶奶、餐厅服务台的阿姨、商店的售货员阿姨等等。当然,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本身也并不是绝对的,只不过说找这样一些人相对可靠一点而已。
7.告诉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品,或者玩具,更不要跟着陌生人走。如果陌生人强行抱你走,要大声喊,向身边的路人求救,说你根本不认识这个人。
8.现代科技很发达,有一种电子产品能够防止孩子走失,类似于跟踪报警器,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超过5米,就会发出报警声。这种方法,可以考虑,但是不能完全放心,不能彻底依赖于它。其实现代社会的工具越来越多,导致人越来越麻木,滋生惰性。所以,家长绝不能放松警惕,自身还是要提高安全意识。
9.给孩子配备手机也未尝不可,但是手机最好固定在其衣服上,比如把挂绳的一端缝在里面的衣服上,否则容易掉了。一旦发现孩子不见了,可以给他打手机,这种方法能奏效的前提是,孩子年龄稍大,能够熟练运用手机交流。当孩子无法说清楚他在哪里的时候,他还是要向周围的路人或者服务人员求助。
二、旅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家长要抓住孩子的手,最好是手腕,而不是让孩子拉着大人的手。我们常常习惯性地伸出手让孩子牵着(这说明孩子自己也会寻求安全感),但是,假如孩子被什么吸引,一时兴奋过度,就会突然松开大人的手,或者挣脱大人的手,脱缰而出,防不胜防。所以,我们要主动牢牢抓住孩子的手腕!
2.有些孩子死活就是不让父母牵手,那么,家长要紧紧地跟在孩子的身后,密切留神,千万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3.在人流量非常大、太拥挤的情况下,最好把孩子抱在胸前,以免稍有不慎,被人群冲散了,或者,被过往的行人不慎误踩,发生严重的伤害。
4.家长千万不要被新鲜事物吸引,而忘记了孩子。可以采取一路上与孩子对话对流的方式,一方面开心地聊聊所见所感,一方面又确保孩子在自己关注的范围之内。
5.特别提醒,买东西付钱的时候,一掏钱包,不由自主地撒手松开孩子,等付完钱,孩子忽然就没影了,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哦。
6.在旅游过程中,要不断让孩子记忆一些有助于保持联系的信息,比如,我们住在哪个酒店,叫什么名字,万一走失,我们约在哪个具体的地点碰头,等等。
7.不要轻信他人,更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
三、防患于未然,平时树立安全意识很重要!
1.讲故事
可以找一些有关”走失”主题的童话故事,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通过可爱的人物和生动的情节,让孩子形成深刻的印象,外出时千万不能离开爸爸妈妈。
除了讲故事,还可以朗读和背诵一些儿歌。比如:商场里,人太多,找不到妈妈真难过,对陌生人不要讲,售货员阿姨来帮忙。公园里,景物多,找不到妈妈真难过,站在原地不要动,等着妈妈来找你。大街上,车辆多,找不到妈妈真难过,不哭不闹不着急,找到警察帮助你,讲明电话和地址,定会安全回家里。
2.做游戏
全家人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每个人轮流当火车头,排好队紧紧拉着衣服来回走,看谁最后会掉队。还可以组织几个家庭一起玩“找妈妈”的游戏,每个小朋友只能跟在自己妈妈的身边,看看谁最后没有和妈妈在一起。通过这些游戏,让孩子树立家庭观念,外出时必须和家人在一起。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坚持力,即使在拥挤的人群中,也要始终紧紧跟随自己的家人。
3.表演情景剧
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模拟情景,幼儿园门口,妈妈没有来接,宝宝站在那里等,这时来了一个“坏蛋”,想骗宝宝走,用各种好吃的零食、还有漂亮的玩具来诱惑,还撒谎说自己是妈妈的朋友或者同事,等等,使出种种伎俩。
但是,宝宝都坚持不跟“坏蛋”走,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食品或玩具,如果“坏蛋”非要抱着宝宝走,要向幼儿园的门岗叔叔大声喊叫求救,等等。具体情节,家长可以灵活设计,总之,就是要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28466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