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半的孩子经常会偷拿家里的钱,被父母发现后,通常都是暴打一顿,然后向父母保证下次不敢了。但是,这样的事屡屡发生,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了,是不是自己平时对孩子控制得太严格了?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只是盲目地打他,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孩子偷拿钱买零食
孩子六岁半,快要上小学了,这个暑假里我想让他放松放松,就没给他报任何的兴趣班,让他好好地玩玩。可是,就在前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件事:孩子偷偷地拿了我放在包里的钱,虽然不多,只有10块钱。家里没有别人,也没来过客人,所以我知道是孩子拿走了。当时,我很生气,就告诉了老公,老公把他叫到屋里,问:“东东,你有没有从妈妈的包里拿钱?”孩子马上就说:“没有,我没拿!”看到孩子不承认,老公发火了,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最后他才承认钱是他拿的,说是和小伙伴出去玩的时候买零食了。孩子认错了,我和老公就原谅了他,我想:这次管教应该能让孩子记住了吧!应该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吧!
谁知道,我想错了。没过几天,孩子变本加厉,居然又偷拿了20块钱,后果不用说,又是被老公狠狠地揍了一顿。看着孩子不断地求饶和认错,我突然有了反思:是不是平时我们对孩子控制得太严格了?这样直接的暴力教育会不会有负面影响?孩子偷拿东西的毛病如果改不掉,那可怎么办?
孩子偷拿家里钱的原因
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很多孩子都做过这样的事。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分不清“偷”和“拿”的区别,以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拿”过来。
孩子拿家里钱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比如买喜欢的文具、玩具,买喜欢吃的东西,玩游戏机或参与其他娱乐活动等。他们要满足这些需要,以正当方式跟家长要钱往往通不过,于是采取私自去拿的办法。
具体原因有二:一是他有购买东西的愿望,如果他买的东西对他有益处,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他买的东西对他有害,家长就需要给他讲明害处。必要时,可以夸张这个害处,但注意,不要空讲大道理,要用生动的例子来传达您的意思。二是他有购买欲望,但如果家长不主动给他钱,或他不敢跟家长要钱,或他要了,而家长不给,那么他就要自己拿。
怎么解决孩子偷拿钱的问题
对于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请家长们不要轻易用“偷”这个字,因为:一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里钱去花当成一种严重的错误行为,只觉得没经过爸爸妈妈同意不好,但花钱的需要占了上风,就去拿着花;其二,有的孩子认为大人可以自主去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去做,爸爸妈妈可以自主花钱,我要钱,家长不给我或给的太少,拿家里钱花是应该的;其三,孩子本来是家里的一个平等成员,因其小,不经过家长同意拿钱花固然是不对的,但毕竟花的是家里的钱。所以,家长不宜用“偷”字来表达孩子的行为,应该用“拿”,这样在心理上对孩子压力小些,有利于教育。
第一,家长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而应尽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让孩子谈是怎么样想的,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怎么处理的。根据实情,给孩子重点分析两方面问题:一是是非问题。联系实际,给孩子讲清如何对待钱会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小的毛病发展下去,会铸成大错;二是想花钱应该怎么办。告诉孩子,想买什么跟家长说,家长给钱或不给钱是经过思考的,要钱就给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如果家长平时忽视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应该向孩子做自我检讨,让孩子服气。
第二,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孩子需要零花钱,有的家长根本不给是不妥当的。给零花钱多少要从实际出发,看家庭经济条件和孩子实际需要,而且要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第三,在家里专门准备一个抽屉或匣子,放上十几元或几十元钱,急需时取用。钱最好是一元一张的,还可有些零钱,里边放一个本做记录用。明确告诉孩子,这里的钱在急需时可以拿去花,不过拿多少,找回多少,买什么东西要记下来,还要写明时间。这样,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觉得家长信任我,反而不会乱花钱。如果孩子花钱不当,要及时讨论、引导,培养孩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第四,要限制孩子的物质欲望。人的物质欲望是无止境的,家长从小要控制孩子的物质欲望。若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百依百顺,长此以往,一旦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向极端,造成不良后果。孩子的“拿来主义”行为,也有这个原因。所以,应该让孩子懂得爱惜自己的物品,物尽其用。经过这样的教育,孩子认识到,在要任何东西之前,都要考虑自己是否需要,自己能不能将它们处理好。
第五,教孩子学会存钱。压岁钱和剩余的零花钱给孩子储存起来,开一个活期存折,陆续存入,真正需要时,用多少取多少。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积累资金的能力,而且培养量入为出的好习惯。
第六,应告诉孩子偷窃是可耻的。孩子之所以“拿”,因为他尚未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作为家长,应教育孩子懂得明辨是非,通过实例来告诉孩子,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总之,改变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出发点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随意惩治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满理智,要有孩子出现反复的心理准备,用反复的教育去解决反复的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29171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