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种能量,不会自动消失。所以孩子发脾气并不是坏事,这是他们与家长沟通的一种方式。相比之下,反倒是不哭不闹的孩子更需要担心呢!
那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
一、接纳孩子的情绪
地铁上,可能因为人太多的缘故,一个孩子哭个不停。在一旁牵着她的妈妈一脸烦躁“哭什么啊,这么多人,快别哭了!”孩子却哭得更厉害了。
这时候,孩子的外婆看不过去了,把孩子抱了起来,“乖,是不是觉得地铁很挤不舒服啊,外婆也觉得人很多,不过我们马上就到了,再忍一下啊。”这时候,孩子才慢慢安静下来。
我们希望孩子一直是可爱的小天使。但是像大人一样,孩子的世界也不总是风和日丽的,有时候也会狂风暴雨。
爸爸妈妈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接纳这个委屈的小孩,接纳他们表达情绪的权利。
当孩子特别激动时,过去抱抱他,心平气和地抚慰,帮孩子从被愤怒控制的情绪中脱离出来。
二、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
那天在亲子手工馆,一个孩子的小飞机模型做好了,想拿给妈妈看。当时妈妈正跟朋友聊得起兴,便对孩子说等一下。
孩子在喊了三四次仍没有得到有效回应时,突然一气之下,把模型扔到地上,摔得粉碎。
妈妈当下就怒了:你这个小孩怎么这么不懂事?好好的模型摔成这样,以后别来玩了!
突然觉得孩子好委屈,他只是想向妈妈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发现妈妈的注意力在别处时,他只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引起妈妈关注啊。
孩子每一次发脾气,背后肯定有原因,他们可能在表达需求,可能是需要关注,也可能是需要陪伴。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孩子愤怒,我们比孩子更加愤怒。
一定要控制住“以暴制暴”的冲动,默数一二三,静下心去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很难过”,“我想要和小伙伴一起玩”,“我想要妈妈早点回家”,“这个游戏我总是玩不好”……
当孩子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拥有情绪管理的能力了;而当孩子表达完,情绪也就不会那么激动了,这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说出更多细节,以便更好地引导他。
我们要知道,比愤怒更加可怕的是孩子慢慢成为了不会表达愤怒的人。
三、引导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表达完自己的生气、愤怒后,我们要让他知道,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如果是妈妈或者爸爸,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生气难过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比如,可以跟孩子说“妈妈把你的玩具送人了,你很不开心对吗?妈妈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要告诉妈妈啊;如果只是几天不理妈妈,妈妈也不明白哪里做错了呀。
你可以跟妈妈说一下,哪些是不能送给别的小朋友的,这样以后妈妈可以跟你一起保护好它们,好不好呢?”
四、家长要适时反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很多行为举止都是模仿爸爸妈妈来的。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很可能孩子也会变成爱发脾气的人。
所以,在我们发怒之前,先想想,孩子的言行是不是刚好像镜子一样,反照了自己。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就很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一生被贬了好多次,而且一贬就是23年。
满身才华却不被人赏识、不被重用,只有被贬到偏远小城的份,换谁不郁闷啊。
但是刘禹锡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他总能及时地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从来不愁眉苦脸的,顶多就是写写诗发发牢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129194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