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作品,家长欲教孩子朗诵儿歌,需做好选择、分析、熟悉儿歌等准备工作。我们应当尽量选择一些词句优美、浅显易懂、顺口好听的儿歌。
示范朗读,选定作品后,要分析儿歌的主题思想、语句特点,遇到发音没把握的字,最好查字典,注意音韵、节奏,整首儿歌都要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诵。
儿歌,是儿童诗歌中的一种,它语句精练,结构简短,韵律优美,节奏分明,易懂易记,读起来琅琅上口,深为孩子们所喜爱。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经说过“儿歌是知识的百宝袋,蕴藏着人类语言的珍珠……”因此,让孩子多听、多读、多背儿歌,有利于孩子学习语言,能提高他们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从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家长欲教孩子朗诵儿歌,需做好选择、分析、熟悉儿歌等准备工作。我们应当尽量选择一些词句优美、浅显易懂、顺口好听的儿歌。如:《三个好孩子》和《小熊过桥》。
三个好孩子
三个好孩子, 小熊过桥
三个小胖子, 小竹桥,摇摇摇,
穿衣扣扣子, 有只小熊来过桥,
红红帮冬子, 立不稳,站不牢,
冬子帮珍子, 走到桥上心乱跳。
互相来帮助, 头上乌鸦哇哇叫
都是好孩子。 桥下流水哗哗笑,
我的小鼓响咚咚, “妈妈妈妈快来呀,
我的小鼓响咚咚, 快把小熊抱过桥!”
我说的话儿它都懂, 河里鲤鱼跳出水,
我说小鼓响三响, 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鼓它就咚!咚!咚! “小熊小熊别害怕,
啊呀呀,这不行, 眼睛向着前面瞧。”
妹妹睡在小床中, 一、二、三向前跑,
我说小鼓别响啦, 小熊过桥回头笑,
小鼓说声:懂!懂!懂! 鲤鱼乐得尾巴摇。
上面这些都是颇受孩子欢迎的儿歌。
选定作品之后,还要分析儿歌的主题思想、语句特点,并且要自己朗诵几遍念准字音,如果遇到一些发音没有把握的字词,最好查一下字典,还要注意到自己的音韵、节奏,整首儿歌都要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诵。
家长先要为孩子示范朗诵1、2遍,使他们对整首儿歌有初步的印象,以引起孩子学习儿歌的兴趣和愿望,这也是学习儿歌中的语音,体会作品思想感情的关键。所以朗诵要咬字清楚,语音正确、富有节奏,感情充沛,有一定的感染力。朗诵后,可以问问孩子:“刚才儿歌里说了些什么?”“你听到妈妈念了些什么?”等,即使孩子回答得不完整或顺序颠倒也无妨。
示范朗诵以后,孩子大体上能了解儿歌的内容。但有的儿歌言浅意深,为了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我们可以适当地解释一些生疏难懂的词句,让孩子观察与儿歌有关的景物和图片。家长可以用动作来表演儿歌,将儿歌的内容编成一则短小的故事,或者围绕儿歌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朗诵《三个好孩子》后,可以问:“儿歌里有哪三个好孩子?”(红红、珍子、冬子)“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好孩子?”(因为他们互相帮助)。又如朗诵《我的小鼓响咚咚》后可问:“儿歌里的“我”是谁呀?(一个小朋友)“为什么叫小鼓别响了?”(妹妹睡在小床中)“小鼓它说懂懂懂,它懂了什么?”(要关心别人)。再如朗诵《小熊过桥》后,问:“小竹桥为什么会摇摇摇?”(因为竹桥软,小熊身体重),“小熊走到桥上为什么心乱跳?”(胆小,害怕)“头上乌鸦为什么哇哇叫?桥下流水为什么哗哗笑?”(吓唬小熊,笑话小熊胆小)“这时谁来帮助鼓励小熊?”(河里鲤鱼)“小熊过了桥为什么要回头笑?”(感谢鲤鱼的帮助)“鲤鱼为什么乐得尾巴摇?”(为小熊勇敢过桥而高兴)……
当孩子理解儿歌内容后,家长可以再次朗诵儿歌,然后按照儿歌的自然句式,有顺序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孩子用儿歌里的词句回答,使他们进一步熟悉儿歌的词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39601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