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案例:滔滔3岁了,学习能力极强。一次妈妈买了新短裤,他穿上后就是觉得不舒服。滔滔想了一会,果断地拿出剪刀,把裤子里面的标签剪了下去,然后,问题真的解决了。妈妈见了,直夸自家宝宝聪明。

  分析:无疑,滔滔很聪明,他懂得找原因去解决问题,但其实,这种做法更多的是出于模仿的本能。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主任闫琦说,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吃的本能,除此之外,他的很多能力都是从模仿中学来的。模仿看起来简单,实际需要调动多个器官:眼睛的观察能力、耳朵的听力、大脑的注意力、肌肉的控制能力等。比如,滔滔剪标签的动作就需要调动脑、手、眼来协作。

  1岁以内,孩子对语言有着极强的兴趣。他会听你说话,模仿你的语言。所以,你要面对宝宝说话,让他看到你的口型,这样,他不仅能尽早学会说话,甚至连你说话的语气、语速、语调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了2岁,孩子更多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洗脸、梳头、推车等,有时甚至有些创造性的模仿,喜欢玩过家家类的游戏。但是,模仿毕竟有好有坏,家长要懂得控制和规避风险。曾有孩子,因为模仿家人点眼药水的动作,把502胶点进了自己眼睛,经紧急抢救才保住眼睛。因此,提醒家长,由于小宝宝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定要把药品、清洁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险品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更重要的是,3岁之内,有些动作绝对不能让他模仿。比如开火做饭、开微波炉、用打火机、插电源等。

  此外,北京工业大学儿童心理咨询师鲁杰认为,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语言、动作,还包括个性、生活习惯等。所以,如果家长很闭塞,不爱与人交往,见人不打招呼,那么孩子的个性也会如此;如果家长遇事爱退缩,那么孩子的个性也会比较懦弱。所以,家长对自己平时的行为最好能有所约束。

  在不断的模仿中,宝宝一天天进步,逐渐学会通过语言与亲人交流,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模仿是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指标。

  因此,闫主任提醒,1岁内的宝宝如果不会与人进行目光交流、听不懂大人的话;18?24个月时,如果还不会模仿家长的动作,如使用一些日常物品(电话等),不懂得玩过家家的游戏,就都说明发育出了问题,最好到医院儿科进行检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41410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