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被伙伴“拒绝”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敏
傍晚时分,妈妈们都带着自己的宝宝到校园里的沙地玩。
华华和莎莎带着自己的玩沙工具,在沙地上不停地挖呀、划呀,玩得热火朝天。两个妈妈则在一旁交谈。好一幅温馨的画面!
强强和妈妈也来了。见到华华和莎莎在玩沙,眼中露出羡慕的神色,看得出来,强强也想和他们一起玩沙。他先在华华和莎莎跟前转了好几圈,然后蹲在华华旁边,伸出小手准备拿华华的小铲时,华华大声叫起来:“不!”华华的妈妈连忙对华华说:“小弟弟也想玩,你们一起玩,好不好?”“不好!”弄得妈妈很尴尬。
强强被拒绝后,并没有轻易离开,而是耐心地观看并等待合适的时机。又过了几分钟,莎莎正在将沙子装入蛋糕盘做一个大蛋糕。强强观察了几分钟后对莎莎说:“我们做个好朋友吧!”莎莎一边继续在往蛋糕盘里装沙一边回答说:“好的。”
强强拿起小杯子和小调羹,开始往里面装沙,说:“我在做冰淇淋。”“我在做蛋糕。”莎莎回答道。
莎莎转头对华华说:“我们这里是麦当劳,对不对?”
“对!”华华说。
三个“麦当劳叔叔阿姨”继续着他们的游戏,直到他们的妈妈觉得该回去吃饭了才结束。
宝宝长到一岁半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已经不满足于和爸爸妈妈厮守在一起,他开始渴望有自己的小伙伴!接近同龄群体的需要,是人最强烈的社会心理需要之一。在加入群体之后,人在情感上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宝宝天生地具有这种主动去交往的能力,在人群之中,他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人可以作为他的同伴,给他带来快乐。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在群体互动的过程中、在和小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可以提高其认知、动手和社会交往能力。但宝宝自己并不能认识到这些,他要的只是“在一起玩”的感觉和体验。正是如此强劲的情绪驱动,使得强强在被拒绝之后,仍然再尝试接近。
虽然宝宝有合群的需要,但在实际交往中,往往不能接纳对方,表现得很“自私”,动不动就对对方说“不”。
宝宝的“自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此时的宝宝已经有了明确的“我的”概念。不仅玩具、食物是“我的”,而且,自己玩耍时所占的空间也是“我的”,不容别人侵犯。只有在确信别人没有恶意、不会侵犯的时候,才能对外开放。
这种“自私”也是宝宝进行自我保护、防止被别人伤害的一种非常好的策略。但成人往往不太了解。就像华华,一开始并没有把强强看作同伴,而是把他当作一个正在“侵犯”自己成果的“破坏者”。所以在强强试图接近时,被华华拒绝了。华华并不是拒绝合作和分享,而是在保护他和莎莎共同的游戏空间。
的确,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刚开始,宝宝并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就像强强一样,他会在交往中吃不少“闭门羹”,有的还会厮打起来。这时,大多数父母一边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和别人分享,一边体验着一种焦虑。
对于一个既想和小伙伴一起玩,又有强烈的“我的”意识的孩子来说,他会体验到非常强烈的由“自私”心理和“在一起”的需要交织而成的心理冲突。
但是对于宝宝来说,无论是自己的心理冲突,还是伙伴间的冲突,都能积极促进他的心理和社会交往技巧的发展。宝宝认识到,“自私”虽然保护了自己,但也带来了孤独;而跟小伙伴一起玩带来了快乐,物品的所有权还是自己的,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宝宝被“拒绝”,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这种拒绝能促使宝宝坚持性的发展和社交策略的变换。我们看到,强强在被拒绝以后,仍然在试图接近,他使用了多种策略,比如一开始,他想通过“非言语合作”的形式直接参与游戏,在被华华拒绝以后,他又观察了一会儿,尝试更委婉的方式——“套近乎”,试着用建立“朋友”关系来消除对方的戒备。最后我们看到他成功地加入了游戏。
宝宝拒绝别人时往往很直截。无论是拒绝别人,还是被别人拒绝,父母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总觉得是自己的教育不周。但是,宝宝会从直接的“拒绝”中,明白对方的心思,从而发起更“委婉”的进攻。他似乎知道如果很直露地说“你们在玩什么?”“我可以加进来吗?”会遭到拒绝,他也很少使用这样直接的策略。在和同伴交往时,他似乎知道对方的戒备,而策略的发展就是试图去消除戒备,让对方知道自己并不是个“危险人物”。
看,宝宝是不是一个天生的“外交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42908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