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欢欢是小班上学期新来的孩子,这个孩子长的特别帅气,有一双京剧里常看到的丹凤眼,我很喜欢。由于是新来的,似似乎还不知道怎么和同伴相处,他总是用推人和摸别人的头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友好,发展到后来是很喜欢用掐小朋友的脖子为快乐,常常弄得这个孩子哭,那个孩子告状,经过小小班一年的集体生活班上二十来个聪明伶俐的孩子,都能友好相处,只有这一个孩子有攻击力,而且欢欢的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处于一种没有开发出来的状态。跟他说什么都是头一闪就去忙着捡地上很细小的一点点小线头或者几乎看不见的小垃圾,吃饭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除了豆腐干就好像没有他爱吃的菜,吃饭要喂不说,而且是喂小半勺进去,吐一半出来,常常是小朋友都已经午睡了,老师在边守午睡边在喂欢欢吃饭,于是班上两位老师都有一半的精力在这个孩子身上,渐渐地有些烦恼。
像欢欢这样特殊的孩子,也许我们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遇上的不会很多。但是一个足以让我们“头疼”了好一阵子。但我也想起一个故事:曾有教授做过一个实验:先出示一张白纸让大家看,问大家看到什么?大家齐声说一张白纸,然后教授在白纸上点了一个黑点,接着又问大家看到什么?大家又齐声说:一个黑点!教授说你们只看到一个黑点,它其实还是一张白纸只不过上面有一个小小的黑点,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这样,只看到一个点,而看不到全面。
这个故事常在我的脑海里出现,确实是这样,我就劝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想想那些没有攻击力的孩子,他们是多么的可爱,这样也许可以冲淡烦恼,加深快乐,也希望引导这个孩子早日学会和小伙伴友好相处,早日学会吃饭,早日学会和大家用语言交流,因为这本来是我们幼儿园教师的工作。
分析:
1.通过家访交流,来园离园的交流,以及自己的观察,了解到欢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他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和他的家庭教育是相关联的。由于小时在外婆在长大,外婆是一个干净的人,欢欢接触什么都说“脏死了,不要去碰!”安全起见,总是让他在家里一个人独处了,上下楼梯都是要抱着,外婆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对欢欢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用原来知心姐姐讲的一句话那就是:“大人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这些状况也造成欢欢对奶奶接来就上幼儿园两个陌生的环境储多的不适应。
2.在学习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他从未上过幼儿园,确实不具备某些方面的能力。另外,他的情绪刚刚稳定下来,让他坐下来学东西或许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过程的巩固,再另作要求。
对策:
1.家园合作:首先和家长沟通在吃饭、和小朋友相处的方面达成共识。
2.我告诉他喜欢和小朋友玩可以拉拉手。记得上学期有一个孩子也是这样的,我用同样的方法使那个孩子交到很多,希望欢欢早日交到很多朋友,但渐渐的我也发现这招没用,于是改变了策略,我告诉班上的小朋友如果欢欢再有攻击性行为,可以将他攻击你的小手推开并和欢欢拉拉手,和欢欢说一句“小朋友,拉拉手”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招还是比较管用,既防止了小朋友被攻击,又形成了一个好的班级氛围,
3.吃饭方面,开始我们尽量喂,渐渐要求自己吃,菜从少量要求吃到至少一半吃完。
效果分析:经过两年的观察与指导欢欢已经进步多了,现在已经没有攻击行为了,吃饭能自己完成,菜除了少数的种类不吃,几乎都能吃完,虽然有时会吃的很脏,但是没关系,小朋友在一起玩时总能看到他笑眯眯地跟在大家队伍的旁边很开心的玩着,虽然他不能整齐地排在队伍中间,但他知道要不远不近地跟在队伍旁边,像个快乐的小精灵,通过对欢欢跟踪观察、悉心指导的这一过程,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爱心、耐心、细心”是种多么不可或缺的品质。也让我联想到了“剪冬青的联想”--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冬青,需要教师因材施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43040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