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要意识到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应当从培养创造想像意向开始。创造想像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它们加工改造,实质就是一种意向活动,表现在所有的智力活动中。演算习题要求创造想像;学习绘画,需要想像;参与各种教育活动能够体现创造想像;而命题作文更要应用创造想像•••••一切意向活动都不能离开想像。培养创造想像的愈向,可以促进孩子非智力素质的快速发展。
(1)了解孩子的想像个性
心理学家认为,有些孩子确实与众不同,不是他们不爱学习,而是他们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模式,他们能够想像到别人不能想像的事物,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其实,这正是他们想像力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幻想的表现,而这常常被成人们所误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容易发生变化的,父母误以为是有意识淘气的行为,是同长辈们过不去,由于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因而错误地贵备他们,这就有可能扼杀其创造想像才能乃至阻碍其心理发展。
孩子的想像多以探索活动表现出来。创造想像的动力支配他们去探索周围世界。一旦对远景未来有了设想,他们就要去尝试性地进行活动。在某大学图书馆,作者曾经看到一位不到10岁的孩子正在认真地阅读计算机语言的书籍,那是大学的用书。他说将来要考大学计算机专业。这些行为完全出干他的想像和兴趣。而且从自信的表情来看,他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创造想像是孩子探索学习的动力,直接促使他们产生探索性的社会需要,使其有意识地接触设想的领域和内容,使想像逐渐转化成良好的学习行为,父母应当对此理解、爱护和支持。
孩子创造想像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创造想像的动机、创造想像的兴趣、创造想像的信念和成就感。
孩子创造想像的发展,要受自身各种个性的影晌。当然,孩子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可塑性,因而就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受到阻碍。应当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只有把握好内在辩证关系,才能有利于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
(2)鼓励孩子的创造想像动机
创造想像动机是创造想像的直接推动力。动机在创造想像活动中表现出三种功能:①激活功能—即激活表象;②指向功能—指向创造想像的目标,按目标、标准加工表象;③调整功能—主体进行创造想像时,能否成功,维持整个程序,达到目标,取得成果,都依靠动机的调整功能。
北京市一位,10多岁的孩子把全市公文线路进行测量和调查,创造出一幅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文通线路图。这位少年的创造想像结果,也离不开浓厚兴趣的支撑。他对北京交通线路的好奇心已经达到着迷的程度。每天除了学好文化课程和相关技能,他的全部精力和爱好都投入到这项活动之中。为此,他多次受到北京市政府、市教委领导的奖励和表彰,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宣传其创造精神和高度的创造想像素质。
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促成创造想像的巨大动力,它可以提高孩子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孩子在愉快的活动中,想像的主体也能感受成功后的喜悦和满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48988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