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要阐述的是,把焦点从孩子身上挪开并放在自己身上具有的惊人力量。
茱莉安娜知道得改变一下了。当她再次跟十三岁的女儿安妮进行尖叫对峙之后,她明白这些状况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她与女儿互动的主要模式。作为一位单亲妈妈,她感觉自己手足无措,身心俱疲。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然而,茱莉安娜并没有向别人求助,她只是不断地要求孩子,索取他们根本无法给予的支持。例如,她要求他们在学校表现优秀一点,好让妈妈可以少操一点心;或者警告他们绝对不要回嘴,尤其是在她烦恼了一整天之后。由于没有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茱莉安娜在亲子关系上陷入了困境。她需要孩子看在她的分上乖乖顺从,这没有用,他们的关系没有变好,反而在恶化。
这时,茱莉安娜来找我,开始学习把焦点放在她自己身上,认清自己在这个长期的互动模式里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与安妮的互动。为了成为一位好妈妈,茱莉安娜开始领悟到,她需要别人的帮助。她开始向教会的牧师求助,牧师告诉她,下一次当她害怕自己会说出糊涂话时可以打电话给他。在把焦点转回到自己身上之后,茱莉安娜发现自己比以前心平气和了很多。认识到这一点,她开始学习降低对女儿的注意力。
可是当茱莉安娜转移她的焦点并努力维持冷静,和女儿的关系不断变化时,安妮却不断考验妈妈的新成长。
安妮想在周末跟几个女伴出游,费用由其中一位女孩的父母支付,为了玩得尽兴,她们还打算在酒店过一夜。在知道有人会开车送女孩们过去、但没有大人陪同时,茱莉安娜开始不放心,断然拒绝了安妮。于是,随之而来的是异常紧张的场面。
安妮的抗议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激烈,而茱莉安娜新近学会的冷静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安妮一连串可怕的吼叫声中(“你从来不让我做我想做的事!”“你太不公平了!”“我恨你!”),茱莉安娜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有时我们需要暂停一下,好让自己平静下来。)她关上房门,把安妮关在门外,然后含着泪开始给牧师打电话。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她已经无计可施了。
安妮闯了进来:“哦,你在给谁打电话?一个听你抱怨我的人?真有你的!”然后她旋风似地冲了出去。
茱莉安娜并没有理会女儿的反应,她开始跟牧师谈起自己来,一句都没有抱怨安妮。
“我很生气,”她说:“我很想说一些气话。”
她跟牧师说她很累,又不太会处理事情,尤其是还要扛起单亲妈妈的责任。
“我最气我自己了。”
茱莉安娜正在做一件很棒的事,她一直将焦点维持在自己身上。他们谈了几分钟,每说一句话,她就变得更平静一点。只谈自己的情绪有助于茱莉安娜将焦点从女儿身上转移,选择自我检视则帮她平息了一肚子的怒火,让她内心深处想与女儿相互疼惜的渴望浮了上来。
当茱莉安娜内心的平和开始击退焦虑时,她注意到安妮从门缝里探进头来。看来安妮冲出房间后,又折回来把耳朵贴在门上,听到了她的全部对话。当茱莉安娜发现她时,安妮赶紧把门拉上,掩饰自己偷听的行为。
放下电话,茱莉安娜觉得自己有了足够的冷静,她走出房间,穿过走廊来到女儿的房间。她刚进门,房里的灯就熄了,安妮静静地躺在床上。茱莉安娜决定不吵她,明天再说。
第二天早上,情况发生了改变。安妮虽然没有跑下楼来大方地道歉,不过她确实平静下来了,说她了解妈妈的想法了。显然昨天晚上她也同样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了,就是这样,她才发现真正困扰自己的是什么。
“妈妈,我真的明白了,我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只是,我觉得你好像从来都不希望我长大似的。”
茱莉安娜平静地聆听女儿的话,她已经可以听进女儿的观点,也可以表达自己对女儿周末外宿的顾虑。最后,母女二人以拥抱和眼泪结束了谈话。显然,昨晚安妮偷偷接收到的信息不少呢。她听到妈妈并不是想控制她,只是想控制妈妈自己。茱莉安娜与牧师之间的对话已经向安妮说明了一切。
她并不需要妈妈恶狠狠地训斥,她需要的是一个努力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自我成长、并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妈妈。那正是茱莉安娜的初衷。
安妮那个周末并没有出游,她主动提出和妈妈去逛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51278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