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缓慢,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如果发现孩子经常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就需要警惕是否缺铁性贫血了。
晓辉的爸爸发现以往生龙活虎的儿子这半年来蔫了:整天没精打采,精神不振,跟他说话也爱答不理,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了,更糟糕的是,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晓辉爸爸觉得儿子有些不对劲,想找时间跟老师谈谈,询问一下儿子在校的情况。没想到老师几天后主动来家访了,还仔细询问晓辉的近况和生活环境。
原来,晓辉最近上课注意力一直不集中,无法认真听课,问原因晓辉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说觉得浑身乏力,上课头昏脑涨,不愿意学习。老师希望家长能够配合,找出真正原因,让晓辉重新振作起来。晓辉爸爸这才留意儿子,发现他脸色苍白、胃口差,而且半年来个子也没怎么长。至此晓辉爸爸才意识到,儿子身体可能有问题,急忙带他去医院检查。原来儿子患了缺铁性贫血。
我国是世界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据北京大学妇婴保健中心对全国29个城市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七岁儿童的贫血发病率,男孩达42.1%,女孩达44.8%。面对这样高的发病率,难怪国家要启动“铁酱油”计划:五年内国人用上铁强化酱油,计划覆盖人群达到3.6亿,并使其中1.29亿的高危人群,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下降30%。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呢?铁是人体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由于体内贮存的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引起贫血。发病原因有很多,有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由于偏食、饮食单一,不吃肉类和蔬菜,或爱美心切怕发胖,有意控制饮食摄入量等,导致宝宝在发育过程中吸收不到足够的铁而发生先天性贫血,有的是宝宝4~6个月后仍以乳类喂养而不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宝宝长期偏食,营养不良,铁摄入量不足,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目前导致儿童发病的最大原因。另外,有的孩子生长发育较快,但饮食结构中铁摄入量不足。还有就是孩子有慢性疾病,如胃炎、消化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都有可能妨碍铁及蛋白质的吸收而发生贫血。
缺铁性贫血发病缓慢,可发生于小儿的任何年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临床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理解能力明显下降,皮肤、口唇、口腔黏膜、眼结膜、手掌和指甲一般呈苍白色,指甲变薄、变脆、缺少光泽。贫血较重者可出现舌炎、口角炎等,甚至智力发育迟缓。部分儿童出现异食癖,孩子的机体抵抗力下降,表现为容易感冒及感染各种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及时给孩子补充铁剂。
要想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找出原因,然后对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关键在于饮食。改善膳食结构、合理喂养是纠正贫血的重要途径。预防缺铁性贫血从孕期就要开始,因为胎儿的营养完全来自母体,所以要保证孕妇有足够的铁,注意多食用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全血、肉类、鱼类食物,还应多吃豆类和绿叶蔬菜等。出生后,婴儿体内贮存的铁一般只能满足4~6个月的需要,其后就要靠添加辅食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4个月后就要添加丰富的食品。如可给蛋黄四分之一个,以后逐渐增加到一个,5~6个月起添加菜泥,7个月后可加肉末、鱼末、肝泥等。适当喂些蔬菜、水果汁等,从两岁幼儿期开始,就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动物性和豆类食物。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牛肉、鸡蛋黄、鸡、鸭、紫菜、海带、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多食新鲜水果,纠正偏食习惯。贫血严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因为用量过大可发生中毒现象。由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恢复过程较慢,父母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循序渐进,尤其要注意“吃”的学问。如果病情较重,应带孩子到医院诊治,进行合理治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52986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