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李跃儿——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后由美术教育转入幼儿教育;现为教育部“十五”规划“家园共育365”重点科研课题组专家组成员,《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中央电视台签约育儿专家,创办“李跃儿巴学园”,著有《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
主持人: 大家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李跃儿老师,今天我们也将开始本周入园话题的第一个主题,讨论日托还是全托问题。
主持人: 工作与家庭,养育与教育,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其矛盾日益突出。年轻的妈妈在矛盾的选择中,禁不住考虑,孩子送日托还是全托呢?况且,日托与全托也是根据各自家庭条件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下面我们首先请李跃儿老师为我们阐述一下日托与全托的利弊:
李跃儿: 根据世界上教育先进国家的抽样调查来看,日托的孩子比较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构,对孩子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学习亲情和家庭生活,建构基本家人相处的能力。按照孩子成长的身心状态来看,孩子在12岁之前是不应该离开父母的,历史上曾经有过集体抚养孩子的案例,这个案例就是在孩子出生后把孩子放在一起进行集体抚养和集体照顾,最终这些孩子大部分都夭折了。从战争中孤儿被集体养育成年的结果来看有一些孩子成长得非常优秀,如事业非常成功、独立性很强、解决问题能力很强、自主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家庭里却不知道怎样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总是喜欢跟群体在一起,所以即便是将来成家以后对家人的体贴和照顾总是不够,却成天和同伴在一起娱乐、消磨时光,在国内全托长大的成人家长中我们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不仅是为了事业成功而活着,而是象一个正常人那样在生活中获得足够的亲情和幸福,并且能将幸福和亲情用来照顾他的家人和身边的人,最好不要用孩子送全托。
主持人: 当然,有很多给孩子送去全托可能也是大人不得已的行为,那么请问李老师,全托的方式是否给孩子造成阴影?如何能将不好的影响尽量减少。
李跃儿: 孩子像其它小动物一样有印迹反应,在出生后跟哪个人的肌体接触得多他就认定那个人是他的妈妈,有的人把孩子就送回老家,让老人带,虽然孩子嘴上对老人的称呼没有变,喊“奶奶”、“姥姥”,但是在心理上和潜意识上那个“奶奶”或“姥姥”就是妈妈,当妈妈把他从这些老人身边接回时,孩子再无法建构与母亲的亲子纽带,当母亲给予他爱的亲情时,他无法给予母亲情感的回馈,因此很多孩子和母亲之间产生了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仇视,母亲会以孩子被惯坏了为借口不断的虐待孩子,孩子会感觉到母亲不喜欢而杯苦中生,我见过很多成年男人都四五十岁了还因为这些事情而嚎啕大哭,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从来没有过真正的母亲。
如果准备要一个孩子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孩子6岁之前物质生活再差只要能跟母亲在一起孩子就是幸福的,健康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反之就可能会造成各种心理的伤痕,遗留终生。
主持人: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见到一些全托的孩子会表现得很独立,那么对于日托的孩子,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李跃儿: 如果拿孩子对付内心中永远的父母和孩子暂时的独立来交换的话,大家可以算一笔帐,一个孩子在需要依恋父母的时候就在父母的身边,这个孩子长大了才能真正的走向独立,因为真正的独立是内心的自由,保有在童年获得了很好的安全感的人才能走遍天涯,内心都坦坦荡荡的,内心没有焦虑。
那些用离开父母锻炼出独立的孩子看上去不需要父母,实际上在他们内心父母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在他们内心来说父母不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持,遇到真正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感无助和焦虑,这里孩子的独立实际上是一种不好的依恋模式,我们叫做回避性依恋。孩子在6岁之前的依恋模式应该是安全依恋,就是需要和他认为最能保护他的人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大自然让每一个儿童出生在一个家庭里的原因,我们可以说上帝选择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来做天使照顾人类的婴儿,而这对天使为了要看到他们喜欢的独立却放弃照顾这个婴儿,我想这是违反大自然规律的。
1234下一页阅读全文
主持人: 我们也见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孩子先送去日托,孩子适应了再送去全托。想问李老师,孩子在日托时表现的适应是否真的继续能适应全托?
李跃儿: 孩子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成长任务,6岁之前的儿童主要成长人类精神内涵中的心灵部分,这一部分需要在建构好安全感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一个孩子变得麻木了,不再需要父母了,那么他的感觉某一部分也就麻木了,那么这个人将来即使是成功了,他也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愉悦,也不会获得幸福,所以说孩子不是适应了日托再适应全托就好一些,而是说孩子根本就不应该离开父母,孩子无法决定他的命运,如果家长硬要把他扔给狼,他过一段时间也会适应狼的生活,最关键的是我们要不要这种适应。
主持人: 我们再将上面这个问题反过来看一下。如果孩子实在没办法接受全托,家长只得把孩子送去日托,那么家长要通过哪些方式安慰孩子的幼儿心灵呢?请李老师给这些家长一些办法。
主持人: 以上我们听了李老师一些关于日托与全托问题的阐述,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网友们还有什么样关于这方面的疑问。
李跃儿: 如果孩子真的受到这样的恐吓,我们知道这个恐吓的实质是孩子以为他被遗弃了,其实是怎样帮助孩子去修复心理伤痕,我们大家换换位感受一下就可以知道,假设你的先生把你领到一个语言不通,全是巨人的地方,然后他非常柔和的跟你说了一大堆你听不懂的话,然后他掉头就走,走了以后,你等了第一天他没有回来,等了第二天他还没有回来,一直得到第四天他都没有回来,你会怎么样,如果他回来了,你需要他怎样帮助你才修复你伤痛的心灵,这样体检一下你就知道该怎样去帮助你的孩子,孩子受伤的是心灵,我们不能用大脑去帮助心灵,只能用心灵去帮助心灵,所以说没有具体的办法给这样孩子的父母,只有父母拿真心去感受孩子,才会知道该如何去帮助孩子。
网友杨小宝妈 :全托完全不能考虑'我自己小时候上过全托'有非常不快乐的回忆.我更想问的是'我希望尽可能满足宝宝要求'但同时担心溺爱她'如何把握良好的平衡呢?还有'有的时候想离开宝宝'做点自己的事情'这算不算自私?
李跃儿: 在国外比较好的全职妈妈是妈妈们凑在一起聊天、做手工,带上好吃的、好喝的,到了吃东西的时候,所有的妈妈把孩子叫过来一起吃东西,吃完之后孩子再一起去玩,这样妈妈也不觉得烦闷,孩子也有玩伴了,这样带孩子,孩子都不需要上幼儿园。
如果担心溺爱的话,我们要先搞清溺爱的概念,溺就是超过了的意思,水超过了人头顶的高度,人就被溺了,爱超过了人的需要,人也就被溺了,所以做父母的要精细的计算孩子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爱和他的欲望所需要爱之间的差别,如果你恰好给的是他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爱而不是给满足他的欲望所需要的爱就不会溺爱,所以说我们给孩子所需的不给孩子所欲的,就不会溺爱坏孩子,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有本事搞清楚什么是所需的, 什么是所欲的,如果自己无法搞清就要去学习。
网友:我和老公也是上班族,孩子一岁多就开始上托班,早晚接送也是挺麻烦的,但是有一点好,每天可以看见宝宝,我们也整天围着孩子转,自己的一点时间没有了,请问什么样的孩子能上全托啊?
李跃儿: 父母要养育一个孩子20多年,只有前6年需要您全人格的投入,这6年的投入可以换来以后的轻松,这也就像在银行存钱一样,你在你的孩子成长中在亲子关系的照顾上存进了多少钱,将来就会获多少利,如果孩子才1岁多,每天7、8个小时都不在,给了孩子4、5个小时还嫌多的话,那真的是不应该要这个孩子了,所以咱们做父母的要学会算帐,如果在孩子10岁以前在亲子帐户上存的钱不够,那么在孩子16岁之后你就基本没有好日子过,之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的痛苦会成正比,这不是吓唬人,有50%的可能性,都是最低的了,所以我们要肯定的让我们的孩子获得很好的帮助,获得足够的心理和精神的支持,这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所以先别考虑自己的时间够不够,先考虑孩子需要的时间够不够。
刚才李老师也提到,通常父母忙的时候基本上晚上才有时间陪孩子。所以,有这样一种观点,全托能否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李老师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呢?
1234下一页阅读全文
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讨论日托还是全托的,欢迎大家围绕主题提问。
李跃儿: 如果家庭成员有人精神不正常,有严重的暴力行为,经常殴打孩子,或者家庭成员之间大打出手,焦虑、强迫症,这样的情况孩子送去全托,要比放在家里好一些,如有焦虑问题的人会不停的干涉孩子,有强迫症的孩子会重复做同一样动作或行为,这都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困惑和扭曲,在这种情况下能找到那种老师像最好的父母能够知道怎样去爱孩子、怎样去帮孩子,幼儿园也像家庭一样的氛围,这样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寄养在那里,不用接回家了,就像那些孤儿在孤儿院长大一样,他们有固定的人照顾,与被照顾者建立了一种始终如一的亲情,这样被照顾人替代了父母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会成长得很好,就是有人替代父母。
问题是大多全托幼儿园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职员,而不是家长,所以我们了解到全托的幼儿园一个班的生活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还不如孤儿院的集体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更牢靠更人性化。所以如果家里养育环境实在太恶劣的话,把孩子送去全托班还不如送去孤儿院。
网友木同1 :李老师:您好!拜读过您的书,对我帮助很大。今天有个问题迫切的想请教您。我女儿32个多月了,上小区内幼儿园的小小班已经1个学期了。以开上学的时候,可能因为我一直营造幼儿园很美好的原因吧,她第一天去幼儿园很喜欢,后来也一直没有哭。但是后来,她渐渐不喜欢幼儿园了,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说,我不要去幼儿园。后来我经过了解,发现他们的老师比较严厉,比较喜欢吓唬小朋友,幼儿园里的玩具也不多。每次去幼儿园发现里面的小朋友都呆呆的坐在那里。请问李老师,我要给我女儿换个幼儿园吗?
网友anan1021 :上日托的宝宝,回家后父母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呢?有限的时间里做些什么对宝宝是最有益处的呢?
李跃儿: 有两个可能,第一改造那里的老师,使老师知道怎样去爱孩子,怎样去帮助孩子成长,第二个可能就是换幼儿园,这样的幼儿园确实不能给孩子去上,即便是孩子将来适应了,不再去上幼儿园了,那就向你的孩子适应了镰刀一样,我们不要这样的适应。
网友anan1021 :上日托的宝宝,回家后父母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呢?有限的时间里做些什么对宝宝是最有益处的呢?
李跃儿: 首先在家里为宝宝建构一个工作区,观察你的宝宝最近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如在空间探索关键期的孩子就喜欢把容器套来套去,喜欢把小东西扔到大器皿里面,这时候就给孩子准备各种质量、大小不同的容器,各种可被容器承载和倒来倒去的材料,分组用托盘放在玩具架上,供孩子使用,如可以倒水的那种容器,盘子里边应该有碗、有装水的壶、有空瓶子、有漏斗,孩子把这个托盘从玩具架上拿下来后可以放在工作桌上,可以开始工作了。
李跃儿: 在工作区应该准备有父母可用的工作材料,如妈妈做的针线、爸爸刻木头的玩具,家里规定一个一家人一起工作的时间,到了这个时间,一家人都来这个工作区,每个人都来做自己的事情,这样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孩子内心深深铭刻着工作是幸福的,这样将来孩子也很喜欢工作,这也是孩子将来学习的动力和动机,工作区一定要放在家里比较舒适的地方,最好铺上一块地板,有一个纯木的桌子作手工桌,用几块棉纱布染上橘黄或粉红的颜色,将工作区周围的墙壁装扮得温馨一些,这样孩子就很喜欢到那里去工作了,但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那个工作区成为孩子最愿意去的地方,这是在家庭活动中对孩子帮助最大的一项活动。接下来是户外的男人们或女人们做的事情,对孩子影响也是非常的好。
1234下一页阅读全文
网友罗来宝 :刚才问了个问题,好象老师给我损了一顿哈,其实我的意思是想问什么样的孩子能上全托,就是每周接两回的那种,因为每天我们下班都很晚到家能陪孩子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三个小时(我们现在上托儿班还在一个院子里),家里也没有老人,每次都搞得时间很紧张,能回家做得只有吃饭和洗睡,也想陪她教她一些多一会,可时间不允许,早上还得早起,9点就得睡觉了,真是挺累的。
李跃儿: 在家每天陪3个小时比一周都不和孩子在一起好得多,关键是你怎么去看累的问题,我们看到成都街头打麻将的人,打了48个小时没人说累,如果你觉得他很累,如果你问他累不累,他一定说不累,所以说我们调整一下我们成人的心态,换个角度来看这3个小时,好好的来享受这3个小时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把洗漱和睡觉前的准备看作是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只要你有这种感觉,孩子的爱会给你充电的,让你第二天精神饱满,都等不到跟他晚上在一起的那3个小时了,人不会被做多了的事累着,会被自己的想法累着,所以我们要重新去感受孩子,重新去界定孩子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孩子,把这3个小时扎扎实实给孩子吧,这总比送去全托好。
网友little_birdbird:李老师,你好,宝宝要上幼儿园了,但是经过考察,我家附近没有理想的幼儿园,但是我又不想让两岁的宝宝全托,请问您的巴学园能再多开几个分园,或是我们如何挑选合适的幼儿园?
李跃儿: 非常遗憾巴学园不可能开很多分园,因为这样的老师非常难以培养,就像现在巴学园的老师经过5年的培养仍然未达到理想状态,如果老师没有培养成熟那么开的园再多也没用,所以巴学园一直没有力量再开分园,但是我们一直试图传播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更多的幼儿园能受到感染,也去改变他们的理念和做法,让更多的孩子受益,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先到一个幼儿园里去,从早到晚至少蹲一天,先看看老师们给孩子的流程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结构。
李跃儿: 如2岁的孩子工作2个小时就够了,前半个小时孩子们在选择,在观察别人,选择到合适的工作开始工作,身心又不能完全投入,等完全投入进去了,就基本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个工作大约要玩20分钟左右孩子就烦了,这里需要老师帮助使孩子选择继续深入探索还是重选一个适合孩子的工作材料和工作区域,这个过程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保有比较选择孩子才能成长起意志力和对事物更好的认识,深入工作对孩子是有利的。
李跃儿: 否则孩子们一直停留在探索的表层,一晃几年过去了,看上去孩子在工作,其实不能受到很高层精神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帮助至关重要,什么时候上去,什么时候撤下来,显示着一个老师的水平,在孩子工作的时候可以观察老师对孩子的帮助是否得体,然后工作2个小时后幼儿园给孩子的节律是什么,是让孩子坐在凳子上学文化课还是老师自然的吸引孩子,让孩子进入到一个组织的群体活动中,如玩偶故事、行为歌谣,其实这个节奏是呼和吸的节奏,孩子自由的活动是呼,老师组织的活动是吸,孩子一天的时间都被一个能懂得孩子的人组合得非常适合孩子,那么这个园的教育者起码是懂得孩子的,然后看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是像仆人帮助主人那样诚心诚意不求回报,还是在完成自己工资所换来的那份工作,如果是前者就是一有幼儿园,如果后者就不是一个好幼儿园,通过这些界定,你就可以给孩子选一个好幼儿园了。
1234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53180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