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以爱心出发,尊重孩子的人格。尽管他们年龄小,也要把他们看成家庭中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成员,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与家人融洽的关系,如果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甚至受到大人们的岐视、虐待和打骂、体罚,就可能形成脾气暴躁、待人冷淡、孤僻、自私等不良心理。
2.鼓励、支持孩子和同伴进行交往。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社会、交结朋友,有助于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有助于防止羞怯、自卑和孤独等心理的产生,大人绝不可限制儿童这种有益的交往。
3.多表扬、鼓励。对儿童的缺点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开导,不能动不动就指责、训斥,对儿童的要求不能过高过急,有点滴进步就应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前进的信心和决心。如果有点不顺眼的地方就没完没了地批评和指责,那会使孩子失去信心,形成抑郁、胆怯和自卑的心理。
4.帮助孩子有节奏地生活。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方式,能够防止过分疲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相反,无规律的生活会使孩子心绪不宁,懒散,以至造成心理的不平衡。
5.重视生理保健和用脑卫生。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互为因果。体弱多病易诱发孤独寡言,忧心忡忡,怯懦自卑、畏首畏尾的不良心理;用脑时间过长、智力负担过重、精神刺激过大,容易引起大脑功能的异常,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用脑卫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53683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