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大城市,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忙着参加各种号称“激发学习潜能、增加竞争优势”的培训,双休日都变成了“双学日”。而为了迎合家长需求,打着“培养孩子”旗号的早期教育市场也越来越庞大。在这繁忙景象的背后,各种拔苗助长、“伤仲永”式的早教行为正在给低龄孩子带来伤害。
早教班忙着揽生源
小孩童提前学本领
一个周末,在北京一所幼儿园门口,一名正送孩子上学的薛姓妈妈告诉记者:“虽然孩子刚4岁,但受同事们的影响,我脑子里的弦已经绷上了,开始考虑孩子幼升小和以后的问题。”她一个同事的孩子正上幼儿园大班,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分别安排了数学思维训练、绘画、围棋、跆拳道、识字课,周末白天学钢琴和英语,一共报了7个班。
许多家长都希望年幼的子女能多识字、会更多的加减法,还要学珠心算、围棋、舞蹈等特长;上海还出现了从美国引进的幼儿EMBA课程(“E”代表早期“Early”),根据MBA理念设置,从小培养孩子的知识运用能力、领导能力……以前,说的都是高考的孩子累,今天,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孩子也忙个不停。
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妈妈忧心地说:“我明知道很多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可还要去做。没办法,要是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我这个母亲负不起责任啊。”有“忧患意识”的家长还有很多,北京市海淀区一名王姓家长说,孩子只有现在“苦”点、多长本事,以后才能进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获取幸福人生的压力就这样过早地传递到低龄孩子身上。
而一些早教、家教培训机构正趁此机会,把钱赚得不亦乐乎。他们瞄准孩子,四处推广声称国际先进的早教教法、早教试验等,而且价格不菲。“天价早教班”在许多城市并不鲜见,目前深圳的早教机构每节课的价格从80元到260元不等,家长如果想享受优惠,常需要一次性购买1万多元的课程。
不过在高收费的背后,常有一些早教班华而不实、名不副实。杭州一名李女士花费8000多元报的所谓科学早教班,却只是让孩子玩玩具、做些亲子游戏,这让李女士大失所望。
童年本是玩时光
过早“开发”难承受
低龄孩子早辛苦的现象引发了很多忧虑。一些专家表示,幼儿的发育还没有成型,不仅智力上无法消化过多的知识内容,体力上也不能承受过多的形体、体育训练,提前“开发”带给孩子的伤害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记者采访到了这样两个孩子:二年级的豆豆现在在学校上课时很不专心,因为他觉得“这些在课外班早就学过了,听不进去”。可在课外班时,豆豆觉得自己是花钱来上课的,那里的老师没权管自己,也不认真听。而小浩从幼儿园起就被父母推着去练乒乓球,现在一看见乒乓球就厌烦,还总想跟父母对着干,一放假只愿意在家看电视、上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认为:“虽然成年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多学东西,有机会上重点小学,但孩子不能理解和承受,可能还没上学就开始厌学了,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有挫折感。把小学的课程搬到幼儿阶段,对幼儿的测试标准小学化,都不利于这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
教学内容前移也会导致幼小衔接问题。北京一名庄姓小学老师认为:“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方法不相同,重复而混乱的学习会破坏孩子正常的认知过程,让孩子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影响孩子一生。”更让一些专家担心的是,这甚至会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童年本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却因过早地“开发”变得沉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程晗指出,对考试有关内容的“教育过度”,以及对考试无关内容的“教育不及”现象,正在向我们发出橙色预警。这会抹杀孩子原有的天真、烂漫和想象力,使得许多孩子“不会玩”,“没人一块儿玩”,或者“没什么可玩的”;还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和自闭心理,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隐性杀伤力,对他们以后融入班集体和社会都非常不利。同时,过早辛苦学习引起的近视率高、体能不达标、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问题,也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拔苗助长不可取
科学育儿是正道
“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父母们不如激发孩子的内心需要,给他们在大自然中独立学习和获得经验的机会。”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研究室主任杜亚松认为。
北京海嘉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自20多个国家,校长高薇亲身感受了国内外家长之间的明显不同:国外学生家长认为双休日应当是孩子的休息娱乐日,而运动和自由自在地玩耍对孩子非常重要,他们会花时间陪孩子做游戏、锻炼身体或短途旅游。“其实,如果能给孩子广泛的机会,让他变得会学习、会生活、会玩,孩子的兴趣和经历丰富了,思维、表达能力自然会提高。”
“要根本解决问题,就得追根溯源。而根源出在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上。”孙云晓说,“教育评价指标单一,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以及父母对孩子过高的学历期望和不当的教育方式,都是造成低龄孩子过早辛苦的重要原因。为此,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有捍卫童年的理念,让孩子的童年变得更丰富、更美好。”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认为,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就要用适宜儿童的方式来培养,引导孩子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许卓娅说:“我们不能割裂社会生态和人生轨迹来看这个问题。家长为孩子的将来考虑本无可非议,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遵循教育规律,拔苗助长的做法并不可取。”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盲目上培训班是不行的;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不管孩子或者过度关注孩子,都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伤害。山西通宝育杰学校校长詹文龄说:“家长在科学育儿上更要学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56572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