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培养小孩子的阅读习惯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学龄前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第一部分:学前孩子的阅读

  现在的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很多妈妈都在跟孩子亲子阅读。

  我个人的体会是,一两岁的小孩,听妈妈给读故事,他主要是在学语言和了解这个世界。孩子天生有学习语言的动力和能力,所以一两岁的孩子一般都会有很强的阅读热情。很多孩子还会把大人讲的故事像录音机一样复述下来,尽管他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我女儿那时只要吃饱了,就拿起一本给她讲过的书,在地上来回踱步大声念。那时她的发音还不清晰,很多时候只有我能完全听懂。

  所以,觉得这时的亲子阅读倒是比较轻松的、好做的。绘本的选择也比较容易——语言和画面质量好、故事长短适宜、内容积极健康、情节人物孩子喜欢,大致就可以。市面上能买到的好的绘本也比较多。我个人喜欢对小孩的情感和生活描写细腻真实的,不喜欢一些完全以说教为主的故事。我曾看到过两套国内出的书,故事完全相同但画面却不同,内容都是关于某个小动物总吃糖不刷牙然后牙痛去看牙医、某个小动物不吃蔬菜长得瘦、某个小动物自私不跟其他动物分享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当然应该教育,但是如果故事完全这样设计,就少了乐趣,而损失了阅读乐趣,这代价太大了。

  女儿当时看的书里有一本非常可爱——《格斯的冒险之旅》。这本书网上有,但发现看的人不多,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的两位美国制作者出了好多本,都是用食物做造型讲故事。造型可爱有创意,故事结构很完美,像个微型好莱坞电影,唯一有些遗憾的是翻译后语言有点不自然。我们那时还看了所有的有大段文字的喜羊羊书。一是因为她正好认识了喜羊羊,我们又限制看电视;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是翻译作品,文字更自然真实,所以即便有些故事情节不算多好,也就看了,以接触语言为主。

  我估计两岁半、三岁之后,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告一段落,孩子的注意力逐渐被其他事情所吸引,这时,一些孩子的阅读热情就会有点降温。从这时开始,我们家长就要有意去引导孩子阅读。下面是我对怎样引导孩子阅读的一些想法,大家也多介绍自己的经验:

  最大的对手——电视

  孩子到了三四岁,我们逐渐会发现阅读的最强大的对手是电视。书里是静止的,电视是动的。书上是不变的,电视随时在变化。怎样才能让书战胜电视,或者说让书和电视各司其职、电视不要喧宾夺主呢?

  大家都知道读书比看电视好,对于孩子来说,电视少看为佳。但是很多家庭里,电视仍然是像灯一样永远开着,成了背景画。我建议我们回到看电视报圈定某些电视节目的年代,有选择地看固定节目。节目结束就关电视。我知道有些人家里只要孩子在,就不开电视。其实完全不看也没必要也不见得效果就好,因为孩子会更加好奇,同时我们也的确需要让孩子通过电视了解世界。

  急于教识字——容易把阅读功利化的想法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去识字,争取让孩子在学前实现自主阅读。但是关键是教识字的方法要慎重。我看到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孩子认识更多的字,每次一起看书,总是忍不住教识字,慢慢把看书搞成了识字课,这样如果弄不好,很容易让孩子没有了阅读热情。

  小孩其实在还不会说话之前,就有能力认识很多字。但是我个人不太主张过早教孩子认字。我想,识字可以在三岁之后开始,而且要尽量让识字过程自然一些,要以激发他自己的识字兴趣为开端。比如说,在他喜欢的故事书里,挑他喜欢的字告诉他,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识字的活动也应该是立体的,不要总是捧着书或识字卡在教他考他。我们可以随时指着商店牌子、产品标识等等去教,或者跟孩子做游戏。另外家长亲自用笔写给孩子也是好办法,让孩子看着一个个字是怎样写出来的,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可能跟变魔术差不多。我有时在本上写一些女儿说的话,她都非常高兴。如果只看识字卡,换了地方和形状,孩子有可能就不认识了。

  最重要的是家长不要太心急。只要家长多想办法去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自己都会发问,求你教他识字。真的会有那么一个时刻——孩子跑过来问你:妈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妈妈,那个字怎么写?妈妈,看,我发现这个是“书”字!……这时我们再大加鼓励,顺势去教,形成良性循环。

  书的选择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喜好,选择可能更有难度。我想,家长要把自己的推荐和孩子自己的选择结合起来考虑。带孩子去书店一起挑书是个好办法。选择有系列的书也非常好,孩子如果对人物和故事模式有熟悉感,就会比较爱看。选择有影视作品和有声音资料的书也是个办法,可以用影视带动阅读。

  讲故事的技巧

  家长讲故事的好处就是可以把故事变生动起来。女儿不到一岁时,我曾抱着她讲故事,讲“河水才到膝盖”就揉揉她膝盖,讲“咕咚来啦,快跑啊”就故意颠着跑两步,把她逗得嘎嘎乐(我曾管她叫‘Baby-Gaga’)。当然不能总这么讲,我体力不支啊。

  想起在澳洲时,我去当地的社区图书馆,经常能看到一位男图书管理员在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们在地毯上坐一圈。他讲得真是生动,离远听,好像他一个人演出了一个动画片。他还跟孩子们互动,小孩时而瞪圆眼睛,时而吓得捂住脸,时而大笑。我父母来也看到了,印象极深刻。中国真是很缺乏这样的设施和服务。

  在家里,我们可以动员全家人一起演戏,把故事里的情节演出来。我想这样就有望让书籍成功PK电视了。

  创造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家长带动阅读

  这一点大家会常常提到,但是我们不一定真的去做了。比如,给孩子一个可爱的专用书架;在家设定一个读书时间,吃完饭收拾完,大家都坐下来各看各的书(这个很管用啊);休息时跟孩子说,明天陪妈妈去书店买书啊,你也可以给自己挑两本……

  我一直相信一点:如果家长是爱读书的人,孩子不可能不喜欢阅读。如果看书是大人的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方式,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其中,那他得有多大的力量和创意才能跳出这个生活方式啊。

  我女儿很小就知道我在当当网买书,玩游戏都玩过来送书的情节。两岁多时,有一次她把一个大纸板对折,说是她的笔记本电脑。我就势给画上键盘,然后我问上面画什么呢?她说画当当网,以为电脑就这个用途。前几天,她顺手拿起我桌上的一本英文书,让我念。我拿腔作调地念,念一句,她接一句“Garfield has been here!”,从加菲猫里学来的一句英语跟我对付。她小时候有一阵每天都把我书架上的书一本本往下搬,还会挑一本一页页翻着念,当然念的都是乱码……

  小孩的好奇心太强。看着大人总是在那捧本书看,他对书得是多么好奇啊!

  观察、思考、探究、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

  这是我非常想强调的一点。我看到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几万块钱的国外绘本,放在家里,却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都不跟孩子一起睡觉。保姆也会给孩子念书,但是缺乏深层交流。其实,如果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这些方面比较留意培养或者保护,孩子爱观察爱思考,那么孩子就已经为读书做好了心理和智力上的准备,他也必然能有读书的热情。如果家长平时很少有机会跟孩子交流,不跟他聊这聊那,不激发他去观察、动脑子,那么培养孩子阅读就有难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互动的,缺一不可。

  读书只是个行为,通过读书去激发思考和想象,这个行为才有意义。所以在阅读之前、阅读过程中,和阅读之后,家长引导孩子去思考、想象、探究,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归根结底,引导学前孩子阅读,不是仅仅为了帮孩子识字,或是让孩子表演讲故事获得夸奖,或是炫耀读书数目,阅读是为了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56817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