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把孩子当心肝宝贝,要什么给什么,造成孩子个人主义强烈。这样性格的孩子日后与他人相处会容易发生碰撞,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好品质呢?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学会谦让,学会关心照顾他人,能够得到其他家长的认同,学习老师的喜爱,在同伴交往中受其他同伴的欢迎。
家长希望孩子拥有谦让的品质是好的,但是怎样的孩子才是谦让,什么时候需要谦让,这是关键所在。有的家长担心,如果孩子总是谦让,就会不懂得去争取,变得懦弱,什么都无所谓,所以不太能把握好孩子该如何谦让。
其实,谦让的品质是孩子融入社会,学会与人相处的表现。父母要培育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必须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特点,教导孩子要学会与他人分享,能够进行换位思。
如果孩子是心甘情愿去做一件事,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要孩子学会谦让,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兑现你对孩子的承诺,让孩子觉得他做到谦让他人,就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
对孩子进行谦让教育时,家长要切忌强迫的态度。有时候孩子忍痛割爱,将自己的东西谦让给他人,是威逼所谓。这种谦让只是表面的,其内心并没有做到真正谦让,容易适得其反。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谦让品质呢?
1、消除孩子的个人中心意识
个人主义通常来说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就要杜绝他们有个人中心意识。
因此,有个人中心意识的孩子,通常难与他人相处,不懂得分享,自我意识强,给他高傲和自大的感觉。这样的孩子会少人与其交往,导致他们缺少同年朋友。
教孩子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消除孩子的个人中心意识,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教导好孩子学会如何表达感恩和感受感恩。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需要让孩子学会表达感恩,而表达感恩应该学会说“谢谢”开始。
我们要时刻教育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表示感谢。例如,当有一个人给他递一杯水或者当别人送给他一件礼物的时候,孩子要主动说“谢谢”。如果孩子学会了说“谢谢”,那在他心里起码有了感恩的种子。
2、鼓励孩子学会谦让
相信很多父母都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这种品质。
但是现在的孩子,一家一个小皇帝,小公主,都比较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人和事情都希望围绕着自己转,所以,家长还需要正确的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学会谦让。例如,你带小朋友去公园玩的时候,公园里面只有一个千秋,你的小孩已经玩了一阵子,这时另外一个小朋友想玩,你可以鼓励孩子让给其他小朋友玩,一人玩10分钟,这样大家都开心。
3、给孩子释放的机会
孩子喜欢跟父母分享在学校的事情,每天放学回来看到父母总是很希望对他们倾述自己在学校一天的经历。而有时候,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者家务,家长通常会说:“走开,别烦我,我这忙着做饭呢,哪这么废多话,赶紧写作业去。”
相信很多父母都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这种品质。
如果孩子察觉父母不想听自己倾诉,孩子的心里就会感觉十分受刺激、非常落寞,慢慢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都向父母倾诉了,进而逐渐养成将所有事情压抑在心里。
如果孩子有压力,家长要教会孩子自我调整,给孩子释放的机会。要教导孩子学会与周围相关的人保持沟通状态,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学会当自己情绪积累比较多的时候,适当地倾诉一下。
当然,父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的孩子因为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或者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被其他小朋友抢去,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家长或者可以寻找机会出外郊游,在郊游途中灌输孩子学会谦让,让孩子释放一下,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4、父母要言传身教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们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是很敏感的,他们很容易以父母的情绪来体会生活,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也会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
因此,家长切记,自已要做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学会礼让。例如,你带小朋友坐公交车时,你可以主动给其他小朋友、老人或者孕妇让座,让小朋亲身感受给人让座,形成礼让的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谦让的良好行为和品质,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经常身体力行,用行动证明,让孩子深刻体会到谦让的好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63971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