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小衔接问题的重新提出
在前苏联教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集中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是在四十年代,它是与维列鲁学派的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渗透和儿童入学年龄由八岁改为七岁密切相关的。
由于入学年龄的提前,儿童对小学生活和学习的不适应现象趋于严重。针对这一问题,俄罗斯联邦教科院学前教育研究室以A?π乌索娃为首的科研集体探讨了将系统的、有组织的作业教学引入幼儿园大班的适宜性,以及成人在教学中施以直接影响的可行性:实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幼儿园教学形成儿童在小学生活和学习中某些技能和习惯的前提,减小他们由学前阶段跨入学校阶段的坡度,结果,作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有组织的作业教学在五十年代正式被引入幼儿园,而且长期影响了前苏联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这里,对幼儿园是否适宜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教学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应当肯定的一点是,乌索娃等人并没有简单地把小学的一套作法搬入幼儿园,而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探讨了与幼儿生理与心理特点相符的教学体系。
第二次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是在69年前苏联小学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之后。由于小学教养内容中理论知识的加深和学制的缩短,学生负担明显加重。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前苏联教科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A?B?查包洛热茨等人又探讨了如何将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的一半内容下放到幼儿园6岁班的可行性。实验的结果是,幼儿园6--7岁预备班作为零点班在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中正式被纳入小学学制。
不难看出,以上两次对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都是把重点放在使学前教育去适应小学的要求和变化上,这样来解决问题,虽然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如在注意力、纪律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上有所进步)比较顺利地适应了小学生活,但是,学前教育阶段的自身教育价值遭到贬低,学前儿童特有的话动类型,如游戏活动和各种艺术创造活动受到排挤(它们或者让位于作业教学,或者自身教学化了一一在其内容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学科的痕迹,这不仅表现在大班和预备班,而且也出现在小班和中班),儿童发展的规律被人为扭曲了,他们成了不得不用学前形式来代为生活的小学生。显然,用这种超前的、功利主义的方式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是有片面之处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
九十年代,俄罗斯联邦独立后,随着其政治、经济领域里西化政策的推行,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多元化、自由化的趋势。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各种倾向的教育大纲(有的侧重智育,有的强调美育)层出不穷,学校对未来学生的要求也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未来一年级学生应当学会流利地阅读、书写和掌握计算技能,也有的倾向于接收纪律好、语言表达力强的儿童。由此出现了幼儿园毕业的儿童在进入小学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这样又提出了在国家教育标准上确立幼小衔接关系的现实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64476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