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小红花”的诱惑和伤害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心理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在爸爸妈妈小时候,就以获得一朵大红花为荣,现在幼儿园的鼓励方式花样翻新,比如小贴纸、奖励卡片、小糖果,但是实质仍然没有改变,对这样的鼓励方式家长褒贬不一,“小红花”是好是坏呢?

  妈妈说:

  没拿到糖果的噩梦

  下班回家后,我像平常一样问铛铛:“儿子,今天在幼儿园怎么样啊?自己吃饭了吗?睡觉睡得好不?乖不乖?没有哭吧?”铛铛一脸委屈地说:“一开始没有哭,老师发糖了,他们都有,我没有,我说给我呀,老师没有给,我就哭了!”

  其实幼儿园这个做法我早就知道,老师会给表现特别好的小朋友奖励糖果。也会贴红心或者是五角星以资鼓励。幼儿园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而如今几乎所有的幼儿园也都会这样。为了让小朋友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培养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的奖惩制度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于是我问:“那铛铛是不是在幼儿园表现不好了呢?所以老师才没有给你糖吃?”铛铛:“我偷看小朋友了。”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8点多铛铛上床睡觉了。入睡后就一直没睡踏实。一直在床上不停翻身。到12点多的时候,开始哭闹着说梦话:我没有!我没有!快给我呀!快给我呀!原来孩子小脑袋里一直还记着自己没有得到糖果的事情呢!当时的情形,看了真让人心里发酸。

  也许是我的孩子真的表现很不如人意,但一整夜的噩梦折磨和心理负担,对于一个还不到三周岁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过于沉重了呢?这让我开始怀疑起来,幼儿园的这些奖励制度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专家说:

  奖励要削弱“控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的奖励,是一种外在奖励,它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即控制行为和传递信息。

  外在奖励控制行为,简单地说,能够起到“如果这样做,你就能得到;如果不这样做,你就得不到”的效果。比如教师告诉幼儿,只有坐得端正才能得五角星。

  如有一天,一位教师发现某个小朋友吃完饭后,很认真地把桌上的饭粒、菜渣收拾得干干净净。教师夸奖道:“你真是个好孩子,教师没要求你这样做,你却做了。你真是太乖了,教师太喜欢你了。”当时,这位小朋友听了教师的话,显得非常高兴。可是,在后来几天,当教师没有再每天表扬这位小朋友时,教师发现,他也就没有再主动地去收拾桌面。

  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教师的那句夸奖,教师不自觉地使用并强化了奖励的控制功能。其实从一开始,幼儿就可能是因为好玩而去清扫桌面,并且从中体验到某种快乐。但教师的介入改变了幼儿的行为动机。在教师的夸奖中,幼儿听出了这样的潜台词:“你这样做,你就很乖,老师就喜欢你;你不这样做,老师就不喜欢你。”因此,幼儿会认为自己之所以要收拾桌面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喜欢。

  教师用奖励控制行为,除了削弱了幼儿做事的内在动力,还会让孩子在没有外在夸奖时失去兴趣。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教师在夸奖时清楚地让孩子知道他会做什么了。如上面那位教师可以这样说:“你的桌子真干净,上面一点饭菜都没有留下。这么干净,阿姨都可以不帮你打扫了。”其次,奖励幼儿要肯定他们的行为,而不是“教师很高兴”;同时要让幼儿认识到:进行某项活动纯粹是因为他们喜欢这样做,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赞或赢得竞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68644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