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过分的溺爱孩子,会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同情心。特别是孩子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如果家长的随时陪伴左右会容易让孩子变成“自我陶醉者”。研究同时还指出,“散养”的孩子会更有具有同情心!
家长分享:
小明妈妈:如果过份的溺爱会让孩子无情
最在我在《青年文摘》上面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过份的溺爱会让孩子无情”。这句话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同时我也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的儿子小明今年6岁了,所以我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时也会尽量让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家里有大扫除时候,会让孩子也一同参加。如果有事赶不上吃饭,就让孩子和我们一样挨饿。平时对孩子会和对待大人,学会尊重他,不能把孩子当成“小皇帝”。有时候我觉得工作累了,就会告诉他,让他可以分担一些家里的工作。这样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家长每天会为他做了多少事情,让孩子慢慢学会懂得感激与体谅我们。也会让孩子对他人有了一份同情心与爱心。
华华爸爸:“理解他人情绪,学习关爱他人”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只有孩子们学会这种能力才会帮助孩子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会在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我曾经给我的女儿华华读过一本布奇的《故事里的小木偶》。这个故事非常的浅显易懂,而且很生动有趣。通过阅读布奇与莫莫去帮小木偶寻找它摔断的腿的故事,让华华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情感。如果看见同伴们摔跤了或者生病了,他们会表示同情,也会做出安慰与帮助,关心他人的行为。所以这种能力会帮助孩子和他人建立很好的关系,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如何让宝宝学会分享?怎么教宝宝和他人分享)
专家意见:
美国波士顿学院心理学家彼得·格莱博士在其新著《自由学习》中指出:
在孩子没有成年人指导情况下,他们可以在自由玩耍里更好地克服自我陶醉的心理,也能更好地培养同情心,但是现在家长们时时刻刻陪在玩耍孩子们的身边。所以“散放式”和邻居孩子一起玩耍的场景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见。
格莱博士表示,所谓的“自由玩耍”就是指任何玩家都可以随时自由的退出活动。孩子强烈的玩耍欲望会让他们在玩耍过程中会更好地约束自己,尽量避免其他玩伴会随时退出。这也意味着孩子会更多的学会注意别人的需求与愿望,既要自己玩尽兴也会让玩伴开心。所以,孩子们就会更多的了解别的小伙伴的喜好,防止自我的膨胀感可能会引起其他孩子的冷漠。
自由玩耍可以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会如何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问题、平等地与他人沟通、换位思考、结交朋友与处理危险等多种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孩子学习控制恐惧与愤怒的情绪。
要想让孩子有同情心,一定不能过份溺爱孩子,学会对孩子进行“散养”,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家要可以看看如何让孩子有爱心?爱心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平时多阅读关于宝宝个性与好习惯专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69152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