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什么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语言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在很多人向往天堂般的生活时,一个不安分的小天使却不喜欢天堂生活的单调无聊,他想创造一个人间般的天堂,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不想停止思考,他不能忘掉无聊,他不愿让热情冷掉……他认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有意义!发明也好,画画也好,创造也好,跑也好,飞也好……

  这个掀起轩然大波的小天使叫塞拉菲诺,这本书是《天使的奇遇》,书的内容分三部分:逃离天堂、天堂无序、天堂也迷狂。

  天堂里天使们什么都不用做就是坐着,就是排队,然后坐着安静地看电视,一切都只能从电视里学到。而小天使塞拉菲诺一直不想当什么天使,他总是掉队,他最喜欢的事是画画儿,他因为画画儿还弄脏了自己的袍子,因此还受到了审判。

  他终于逃离了天堂,飞向了人间。然而,人间并不是十全十美。

  有一个长着小翅膀的大天使,那双小翅膀就像孩子的翅膀一样。他喜欢塞拉菲诺,他理解塞拉菲诺,就像他有一双小翅膀一样,他也有一颗理解孩子的童心。他告诉塞拉菲诺,无论是天堂还是人间,哪里都一样。他鼓励塞拉菲诺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帮助塞拉菲诺。

  还有一位医生,一位天堂里的医生,一位有着一颗理解孩子的心的医生。他诊断出塞拉菲诺是一个有思想的孩子,他阻止其他人用绳子束缚塞拉菲诺。他知道这个孩子需要的是纸和笔,是创造的时空。

  一次看电影时,一句电影里的台词“难道就不能站着活……”猛地点燃了塞拉菲诺的情绪,他大声喊着:“难道就不能站着活?我不想活着就是坐着。我不想像他们那样无聊地活着,我想画画、涂鸦、编故事……还有……还有……是活得更有意义!发明也好,画画也好,创造也好,跑也好,飞也好。”

  小天使塞拉菲诺和他的大朋友,就是那个拥有儿童般小翅膀的大天使,他们在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帮助下,终于打破了天堂以往的秩序,让天堂中的人们都开始思索: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天堂沸腾了,天使们开始了真正的幸福生活,那就是有创造的生活。他们画画,把天堂的纸和颜料都用光了,他们废寝忘食,他们快乐无比。他们说:“我发誓,如果我能永远这样生活,我宁愿放弃拥有光环的权利。”

  上帝苦恼了,因为天堂的秩序被扰乱了,除了耶和华和摩西,大家都沉浸在创造的幸福中。医生告诉耶和华:“如果我的病人多了的话,我可能会同意您的观点……可是,现在我仅有您和摩西两个病人!因为创造,让他们变得幸福!他们的病都好了,再也不用我做什么了。”

  是的,创造拯救一切。

  天使们到再也得不到颜料和纸的时候,到再也不能一起画画的时候,塞拉菲诺想,就做点儿别的吧。做什么呢?发明!无论做什么,也不能坐着,成天无聊地消磨时光,要站着活,要活出创造的快乐,要活出幸福的滋味。什么都替代不了创造带给人的幸福感。

  爸爸妈妈们,我们是不是经常不明白,为什么不愁吃不愁穿孩子还不开心?读了嘉贝丽?文生的《天使的奇遇》,可能你就会知道了。即使天堂般衣食无忧的生活,也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天使们也在惶恐和躁动中开始思索: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也会思考:什么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到幸福?

  孩子内心世界真正渴望的天堂,是一个能在创造中感受快乐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在规矩中束缚思想的大人们设想出的天堂。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去折断我们的小天使的翅膀,不要用任何看得见或看不见的绳索去束缚他们自由驰骋的身心。

  让孩子们保留他们无拘无束的天性与无限的创造力,不让热情冷掉,不让无聊充斥,不停止思考,不泯灭个性,让孩子们的生活因创造而幸福。

  塞拉菲诺的经历告诉我们,天堂和人间一样,若无创造,同样无聊,同样不幸,创造才能拯救一切。祈祷幸福吗?期望幸福吗?那就开始行动吧,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始创造快乐和幸福。

  小天使大声喊着:“我要站着活!”他喊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站着活,就意味着孩子的世界也有尊严、自由,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个性。这不仅是孩子需要的,成人同样需要。

  这本书的作者嘉贝丽?文生就是为自己的内心而活,站着活。她创作的图画书获奖无数,她认为:“人们无论什么都得用金钱去买,一味拼命地弄钱。可是只要稍微认真地考虑一下,即使不去买,也有花点儿心思自己就能做到的东西。这样能让想象力丰富起来,自己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作者借助这部图画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吧。

  或许要让孩子幸福就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是让他们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他愿意画画也行,愿意打球也行,愿意疯玩也行。喜欢玩的孩子心理更健康,善于玩的孩子聪明智慧,经常和别人一起玩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强。

  如果孩子的时间被安排满,那么孩子就处于一种被动地去完成各项任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会感受到一种被压迫感,内心会渴望自由。于是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直接反抗,其直接表现是逆反,你让他做的他偏不做,或者故意不做好,不仅学习不好,各方面表现都令家长头疼。如果此时你还不检讨自己,还一意孤行,最终可能破坏了亲子关系,破坏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也破坏了孩子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另一种可能是逆来顺受,孩子什么都听你安排,你说怎样就怎样。这样的孩子可能很称你的心意,听话、乖、成绩也不错。但这样在“被安排”中长大的孩子,会胆小、保守、被动,新的时代里这样的人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也难在优秀的学校或企业脱颖而出。另一种可能是在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突然破坏性地大爆发,让所有熟悉他的人都意想不到,都痛心疾首。

  就让孩子们从容自在地去探求和发现吧。过高的期望带给孩子的也许是绝望,过频的干预带给孩子的也许是无奈,过度的保护带给孩子的也许是低能,过多的指责带给孩子的也许是无所适从。

  于丹教授说:“你可以跑在时间的前面,但不要跑在宁谧的心前面。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心若急了,一辈子无论走多远,也都没什么韵致可言。环境可以乱,心灵不能乱;做事可以赶,心不可以急。”爸爸妈妈们,你们也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啊,你们的心不能急,不能乱,千万不要做《快点儿妈妈,等会儿爸爸》,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让我来帮助你;通过了解《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达成美妙的沟通与幸福。

  不要为自己的虚荣心所累;不要以自己的偏执和焦虑,而让孩子在精神上终身受虐;不要以爱的名义去屠杀孩子的心愿,去占有孩子的人生,再试图让孩子的人生都归于一个个标准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教育孩子竞争变为教育孩子与人和谐相处,争取多赢?把追求高分,变成探寻意义和追求发展?把考级与获奖,变为欣赏滋养、感受艺术和享受过程?

  著名作家王安忆教授在一次复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我劝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竞争难免会将你们放置在对比之中,影响自我评定。竞争还会将你们纳入所谓主流价值体系,这也会影响你们的价值观念。而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中完善自己。”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感受燃烧生命的过程,是随时在准备迎接各种惊喜,而不是为世俗眼光隐藏内心,模仿或重复别人的生活轨迹。

  若人的一生没有童年的快乐,那么他的一生都不能说是真正的快乐,更不能说是幸福。教育是等待的艺术,任何违背生命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行为,注定会适得其反。让我们心平气和地用阅读去陪伴孩子慢慢成长吧,在与孩子共读的美好时光里,用心去倾听成长的脚步,去观望生命的丰富多彩,去感受实实在在的幸福!

  看看博友们在微博上发表的意见吧?

  @童话世界赵明:别听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瞎忽悠,育儿路上不用跑。龙应台的育儿名著《孩子,你慢慢来》值得家长们一阅。//@蕾娜斯:人生不是比赛,没有共同的终点又哪来的起跑线呢//@未来训练营:儿童累死起跑线:大陆娃应试教育中被家庭毁掉:近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行的一次教育沙龙中,杨东平批评了家庭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反教育现象,认为整个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这种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已经出现,家庭教育被挤压到几乎荡然无存的地步。

  @虾米妈咪的微博:你和孩子每天的相处方式正体现了你真正的价值观和你所赋予孩子的期望!作为母亲,我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像母乳喂养一样亲密自然,绘本伴着我们度过幸福甜蜜时光;作为儿科医生,我推荐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孩子从中找到情感寄托、心理安慰,家长也能找到解决育儿困惑的一些方法。

  @中国教育研究: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孩子艺术成果的体现,有的甚至过早追求过级考证。这些不仅不利于他艺术潜能的发展,而且使他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儿童的艺术潜能,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对审美要素的感受力。父母要审慎对待孩子的艺术潜能,切莫盲目跟风。

  看看家长们的发言吧?

  *袁校长,昨天听了您在深小的讲座感觉到豁然开朗。因身居国外数年,了解国外的中小学的教育模式,现身处中国的教育环境,一直对孩子的教育倍感纠结,但在听了袁校长的讲座后,终于给了我要让孩子放飞梦想的勇气,不再拘泥于永无止境的“比赛”。

  *非常欣赏并且赞同袁老师的这个观点,孩子的身心快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他不喜欢就不快乐,兴趣最终不能用比赛来衡量。

  *一直以自己的想当然要求孩子一定要当NO.1,殊不知孩子多么地讨厌这种只向第一看齐的生活。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选择梦想的权利。

  *做家长的一定不要成为逼迫孩子就范的帮凶,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孩子会走得更稳、更远。

  *老师说得有理,学校学得再好,也不见得能找到好工作,有好收入,即便有了好工作、好收入,未必就拥有幸福的人生!做自己的主人,忠于自己的想法最重要!

  推荐阅读:

  1、《一定要比赛吗》 适合年龄:4岁以上

  2、《我们要第一》 适合年龄:3岁以上

  3、《天使的奇遇》 适合年龄:6岁以上

  4、《快点儿妈妈,等会儿爸爸》适合年龄:3岁以上

  5、《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适合年龄:家长

  6、《孩子,你慢慢来》 适合年龄:家长

  7、《安的种子》 适合年龄:3岁以上

  8、《我等待》 适合年龄:4岁以上

  9、《我等待》 适合年龄:4岁以上

  10、《我喜欢你》 适合年龄:5岁以上 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71854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