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怎么又不听话啦?”“宝宝听话,妈妈买一辆大玩具汽车给你。”“你什么时候才听话,让老爸省点心!”“你这孩子为什么这么犟,听话好不好,别跟人家争了。”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教育孩子的话。听话的孩子是乖宝宝,好宝宝,大人喜欢的宝宝。一些父母还为自己的孩子听话而感到自豪,“我家宝宝真乖,驯良,从不惹大人生气。”
“听话宝宝”“乖宝宝”已成为父母对孩子评判的标准。可随着家庭里的宝宝越来越少,只有一个小皇帝或一个白雪公主的时候,“听话宝宝”似乎已离我们很遥远,现在的孩子能找出几个是“乖宝宝”来呢?更多父母只在怨言期盼:我的宝宝什么时候能听话就好了。5岁如何?太懵懂,说不清理;10岁怎样?没开窍,玩心太重;15岁没问题吧?太自我,凡事好像与我们格格不入!这已是二十一世纪父母最愀心的事,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子不教,父之过”。“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些传统教育观念总在萦绕着现代的年轻父母,但同时他们又不愿去采取那种“野蛮”措施来对待掌上明珠。在左右摇摆中,对自己的宝宝真感到束手无策,不得已放任自流,让其自成人,可是孩子不听话常带来无尽烦扰。
我们传统文化总是教育小孩从小要“听话”,不要“淘气”。结果,我们的孩子不是“独立性差”,就是“胆小怕事”,“缺乏社交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显然已经落后,不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应当被改变。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淘气的孩子也不等于是坏孩子。有识之士们已经提出:“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听话’的儿童是问题儿童。”根据调查,在社会成功上取得有所作为的人士,他们小时候几乎都是不听话的乖孩子,有的还非常调皮淘气。不听话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大脑思维活跃,对任何人或事情不随便屈从,自信心强,有独立处事能力,在恶作剧中学到各种知识等等。
为什么说“听话”儿童是问题儿童呢?所谓“听话”儿童,常见的特点是有问题提不出来,不敢与长辈辩论。这样的“听话”儿童,有的只是奴性,却毫无个性和独立性,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敢反抗邪恶势力。这样的儿童,其性格已经被扭曲,心理也不健全,自然成了“问题儿童”。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至今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一般人还没有把这种儿童当做“问题儿童”看待。
为了培养好学、好问、好动的儿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陶老在传统思想禁锢国人时就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鼓励父母让孩子放开手脚地活出自己的天真活泼的生活。今天我们年轻一代的父母还要犹豫在传统观念与竞争机制之间摇摆不定吗?不要再对你的孩子说“宝宝,听话,不听话,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让你宝宝那颗被弯曲、被压抑的心灵回归自然,童心、童言、童趣、童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oujiao/97052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