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传(节选)81岁时,爱迪生到了佛罗里达。在他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阿斯托饭店内举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他发来了一个电报:此刻正愉快工作。宴席上,梅多克 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由于他那天赋的彻底精神,他现在正探索着一切关于橡胶的种植和制造的知识。他的目的是想从美国南部各州和其他在冬季冷至零下 20 度的各州中所产生的葡萄藤、灌木以及杂花中提出橡胶来。爱迪生先生已经在进行着这一项伟大而艰苦的工作;而他很安于这一工作,他依旧以他的彻底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无限的热忱去处理这个问题。他对我说:我已经研究了 60 年的物理学,而我现在所从事的却是一些全然不同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很高兴。现在他在佛罗里达的确处在最紧张的工作中。这次他带去了实验室中的 7 个助手。临行前,已经收集并试验了 945 种植物,他发现有很多种植物中含有橡胶,现在他将试验更多的植物,也许是一倍,也许再多些。 美国种植橡胶的可能的问题对爱迪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10多年以前,即1915年他访问伯班克在墨巴巴拉的苗圃时,曾与福特讨论了假如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橡胶供应如何解决的问题。大战过后,爱迪生接受福特的建议,于1927年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爱迪生心想:橡胶树以外的植物,没有办法生产同性质的东西吗?橡胶树需要经过那么些年,才能采到橡胶,如果像杂草那样,每年都能采到同性质的东西,那就好办了。 他认为,首先应将北美和南美的植物收集起来,依次采取树液进行研究。不到一年,被派往世界各地去寻找的人采集了约 3000 种植物回到美国。爱迪生对 14000 种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几种菊科植物进行杂交,培育了一种含有大量胶乳的植物。但使用这种菊科植物提胶,造价太高。 1928 年,这个老发明家继续努力地试验。他说:再给我 5 年的时间,我一定让美国出现常年产胶的植物!我希望产量能增至 100 天 10 磅 ,我们现在还正在开始, 如果工作原理确定了,将来的希望真是没有止境呢。爱迪生由于患了肾功能失调综合症,便只好放弃了橡胶植物的种植研究。当此项任务由爱迪生的后继者承担起来的时候,已不再是由菊科植物提取,而是合成橡胶。爱迪生从野草中提炼橡胶的功绩,受到世人极高的评价。1931年10月18日,星期日的凌晨3点24分,发明大王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伟大人生旅程。临终时他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3天后的10月21日 傍晚,这位发明大王的遗体埋葬在靠近他在西奥兰治克雷的家的大橡树下。当时,全美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在这一分钟之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丹佛、纽约,整个密西西比河一片黑暗。纽约百老汇一片黑暗,世界一片黑暗。接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到乡村,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世界一片光明。人们 纷纷为爱迪生献上追悼和赞辞,其中以胡佛总统的话,最令人感动。他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17.文章开头写爱迪生81岁诞辰时纽约的友人为其举行欢宴,起了什么作用?(2分)
18.本文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爱迪生的贡献的?本文主要记叙了他哪方面的贡献?(2分)
19.爱迪生为什么对研究生产橡胶这项工作那么投入?(3分)
20.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分)
21.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你认为爱迪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7、(2分)81岁诞辰,友人为他举行欢宴,而他本人却不能参加,这一情节有力地突出了爱迪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18、(2分,各1分) 时间;从杂草中提炼橡胶。
19、(3分,一个要点1分)钟情于科学研究是他一向的品质;为了挑战一个全新的目标(或研究橡胶是他从事的全新的事业);为了美国的发展。
20、(3分,答对对比得1分,作用占2分)用光明和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爱迪生引导世界走向光明,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表达了后人对爱迪生的敬仰之情。
21、(3分,答对一条得2 分,答对二条得3分)①勤勉忘我的工作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的。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②为全人类造福的远大抱负,正如他所说的: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提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uedu/jixuwen/1200490.html
相关阅读:父亲的眼神 阅读答案
学会感恩的阅读答案:学会感恩
“城市农夫,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前一个深秋的清晨”阅
“亲吻爹娘江岸,从城里回来的第二天早晨”阅读理解答案
“前方不只有罗马,麦瑞?格丽13岁的时候”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