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小人生,人生大对联(18分)
读20052月28日某报《昔日丢妻弃子多“神气”,今朝众叛亲离好冷清》一文,颇觉好笑,笑后有感,文与感皆姑存之。
文中说的是某县某镇的一落魄包工头贴春联骂子“不肖”的故事??
2005春节,该镇一户人家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冷冷清清过个养子不肖
下联:坦坦荡荡过此生展望未来
横批:笑看人生
写此对联的主人公姓黄,原是包工头,现已50多岁,有妻室并生下三男一女,均已长大成人,其中有大学毕业生,本是一个相当幸福的家庭。但10多前,黄老板在外包工顺利,腰包钱多了,便丢妻弃子找了个情妇,并公开带回家中,还生下一个男孩。这样引起原妻及儿女的当然不满,从而导致家庭的一分为二:原妻及儿女为一家,黄老板及其情妇和所生儿子为另一家。
最近几,黄老板事业不顺,荷包“?”了,甚至难以自养,其情妇见状便不辞而别,丢下现已六七岁的男孩由黄独自抚养,生活甚是艰辛。而其原妻和儿女,则认为黄之窘境,乃其为富不仁所致,应苦果自食,故不肯给予支持帮助。到今春节,这个黄老板只好带着仅六七岁的小儿子“冷冷清清过个”了。
读罢上文,我想,此联可否改为:“冷冷清清过个养子何故不肖;坦坦荡荡度此生笑话焉能得传!”故事的主人公至今未能明白养子为何“不肖”?还在用“坦坦荡荡”来为自己辩护! 当然,人要面目树要皮,虽然他是打肿脸充胖子,却也可看出他已在“冷冷清清”的处境中自思余生应当“坦坦荡荡”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是啊,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不管有意无意,现实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演得如何,得由观众来评价。要当心一不小心演成了反角、丑角,或让万民唾骂,或成于古笑传!像故事里的“黄老板”,就实在演得不怎么样,以致落得个鸡飞蛋打,为人耻笑。
一个过惯了“黄世仁” 日子的,一下子要他过“杨白劳”的春节,也确实是难为了他:昔日丢妻弃子多“神气”,今朝众叛亲离好冷清。难怪他顾不得旁人笑话,顾不得“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要用对联来发泄一番了!??其可怜之至,一般人是难以体会的。
而作为其家人,对之采取“羞于为伍”的态度,与之分道扬镳,也是极其自然的。你不仁,我不义。黄老板的作为及其结局,正应验了一句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苦果得自己咽。讲迷信一点,这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当然,惩罚不是目的,当确认其已痛改前非并作出适当表示(比如说学古人负荆请罪,比如说写检讨,至少是口头检讨)的时候,家人还是应伸出援助之手的,毕竟还有骨肉之情在嘛!
故事虽小,却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也一样打上时代烙印的另一个对联故事:“文革”后期,某镇一小街,有父子两家面对而居,虽有父子血缘却无父子亲情,平日里形同路人、仇人。过了,为子的首先发难,在门上贴上一副“对联”:“时时提高警惕,处处严防坏人。”横批为:“防袭防钻。”为父的也毫不示弱,贴上“最高指示”与之抗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横批为“不忘阶级斗争!”引来街邻、路人争相观看,成为当春节的一道特别“风景”,至于今日,仍为谈笑之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uedu/jixuwen/390750.html
相关阅读:“课内精段阅读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阅读理解答
《味蕾上绽放的爱》阅读答案
王安忆《比邻而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阅读理解答
郭沫若《炉中煤》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