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老馒头的人情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记叙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①离父亲家不远的捷运(注:台湾将地铁称作“捷运”)站边,巷子里有家早餐店,餐点样数清简,就只有烧饼、酥饼、蛋饼与豆浆这几项而已,然而我每次回台湾,总有几天一定上那儿喝碗豆浆,吃块烧饼,一顿早餐所费不多,却吃得我齿颊留香。

②小店开在公寓一楼的院子里,完全没装潢,最醒目的就是门口的大汽油桶,那是烤饼的炉子。这里卖的是贴炉烤的葱花烧饼,饼身较厚,刚出炉时,略撒芝麻的外皮黄澄香脆,内里面团则扎实有劲,越嚼越有味。

③这种号称“外省”风味的厚烧饼,这些逐渐少见了,其面团讲究用老面发不掺人工酵母粉那些的,比较费时不说,从头到尾又纯赖手工制作,可偏偏一块烧饼卖不了几个钱,谁还肯花那个力气?

④我起初以为看似坐五望六之龄的老板兼师傅,是四九后在台湾出生的外省第二代,后来听他与家人用客家话交谈,才知道他是台湾客家人,在中部的苗栗县土生土长,轻时上来台北,跟来自河北的老师父学会这手艺。老板说,做这生意辛苦是辛苦,可揉呀揉、烤呀烤,就靠着这古早味的烧饼,揉搓大了孩子,养活了一家人,一路走来,感恩哪。

⑤从早餐店步行五六分钟有条街市,我吃完早餐,都会来这儿逛逛。街市的一角,偶尔会有一位中女摊贩推着小推车,在卖“山东大馒头”,凡有人经过摊前,稍伫足,流露些许购买的意思,这位妇人便会开口说:“馒头是老面发的,手工的喔。”

⑥我就是被这一句话吸引而停下脚步,跟她买了两个大馒头,也好久没吃到老面发的手工馒头了。等着找零钱时,跟她聊了起来,原来妇人讲话虽带点台湾国语腔,却是“外省第二代”,祖籍山东,从小就跟着父母学蒸馒头,眼前这些馒头全是她一人亲手做的。我闻言随口夸她一句:“亏你还肯手工做馒头,很费力吧。”

⑦“唉,是费力。但我一方面想挣点钱贴补家用,另一方面就是看现在还有老人家爱吃老味道的馒头,肯做的人却越来越少,趁我现在还有点力气,还揉得动面团,就做呗,就当服务老人,等我以后揉不动了再说。”我不禁深深看了这位中妇女一眼,她有张你一转过头就会忘记的脸孔,然而我端详着长相毫无特色的她,却看到一副柔软善良的心肠,是那么念旧又惜古。

⑧老城逐渐凋零,多亏有像她和早餐店老板这样的人,凭着再单纯不过的动机,透过再直接不过的行为,继续传递一些古老的滋味,他们或许不觉得自己烹制的食物有多么珍稀,也不以为自己的手艺有多么了不起,却为我们所处之“日新月异”的时代,留下了一点点悠远的记忆,让我在品尝这些手工制作的古早味时,仍能感受到传统的重量、人情的温暖。

⑨同样的理由,让我决定尝试书写食物的身世。我不知道这样的题材可以写多久,也不很确定自己要用什么方式来写,我只是觉得每一样食物自有它的身世,从中透露的不仅是某道菜、某种菜蔬或鱼肉的来源而已,它们之所以登上不同的餐桌,各有各的曲折,蕴藏着个人、家族乃至社会变迁的过程,反映着社群、国族乃至人类的历史

⑩我自知并非史家,也没有一支生花妙笔,只能设法去追索食物的根源,并素笔记下这些食物在我渺小生命中留下的轨迹,分享一些因尝到某种滋味而有过的感动。食物的身世说不尽,这支笔捕捉到的或只是雪泥鸿爪,然而人生一梦,原不就似飞鸿踏雪泥?

(选自《南都周刊》第4期,文/韩良忆)

1.第③段中“酵母粉”的“酵”读音是( )

A.xiào B.gào C.jiào D.qiào

2.第③段中“谁还肯花那个力气?”是 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

3.根据上下文,说说第⑧段“再直接不过的行为”指的是 ,“再单纯不过的动机”指的是 。

4.作者认为早餐店老板、卖馒头妇女行为的意义在于:

(1) ;

(2) ;

(3)感受到传统的重量、人情的温暖。

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早餐店老板、卖馒头妇女坚守传统的赞叹。

B.要探究蕴藏在烧饼和老馒头中的人情味。

C.希望发现社群、国族乃至人类的历史。

D.希望读者分享因尝到某种滋味而有过的感动。

《老馒头的人情味》参考答案

1.C

2.反问 没有谁肯花那个力气。

3.揉面做烧饼、做馒头 还有老人家爱吃老味道的馒头,肯做的人却越来越少

4.(1)传递古老的滋味(2)为时代留下悠远的记忆

5.D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uedu/jixuwen/487844.html

相关阅读:《捕蝶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带柴刀的校长》阅读及答案
“我见过一个母亲”阅读理解答案
“浇花”阅读理解答案
“一件难忘的小事姜丽,在我人生的旅途中”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