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翻覆如浮云
叶兆言
①父亲在北方有许多朋友,每次去北京,最想看望的是林斤澜伯伯。我们父子一起去京的机会不多,在南京聊天,父亲总说下次去北京,带你一起去看你林伯伯。忘不了有一次,父亲真带我去了,我们站在一片高楼前发怔,北京的变化实在太大,转眼之间,新楼房像竹笋似的到处冒出来。一向糊涂的父亲,一下子犹豫起来,就跟猜谜似的,他完全凭着感觉,武断地说应该是那一栋,结果真的就是那一栋。
②我忘不了父亲找到林伯伯家大门时的那种激动心情。他孩子气地叫着“老林”,一声接着一声,害得整个楼道里的人,都把头伸了出来。我也忘不了林伯伯的喜出望外,得意忘形,乐呵呵地迎了过来。两个有童心的老人,突然之间都成了小孩。友谊是个很珍贵的东西,杜甫在《奉简高三十五使君》里曾写道:“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父亲那一辈的人,并不是都把朋友看得很重,这头,名利之心实在太重,只有淡泊的老人,才会真正享受到友谊的乐趣。
③父亲过世后,林伯伯在很短的时间里,写了两篇纪念文章。仅仅是这一件事,就足以说明他和父亲的私交有多深。在贵州,一次和当地文学爱好者的对话会上,我紧挨着林伯伯坐在主席台上,林伯伯突然小声地对我说,他想起了我父亲,想起了他们当坐在一起的情景。此情此景,物是人非,我的心猛地抽紧了一下,一时真不知说什么好。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我想父亲地下若有知,他也会和林伯伯一样,是绝对忘不了老朋友的。
④林伯伯比我父亲大两岁,他长得相貌堂堂,当作家真有些可惜。女作家赵玫女士的评价,说他的五官有一半像赵丹,有一半像孙道临。准确地说,应该是赵丹、孙道临这些大明星,长得像林伯伯。林伯伯已经七十多岁了,可轻人也没有他现在的眼睛亮。轻一代的作家叫林伯伯自然称林老师,他们知道林伯伯和我们家的关系,跟我谈起来,总喜欢说你林伯伯怎么样。轻人谈起老人,未必个个都说好,但是我从没有听谁说过林伯伯的不是。轻人眼里的林伯伯,永远是一个轻的老作家。
⑤还是在贵州,接待人员尽地主之谊,请我们吃当地的小吃。一人一大碗牛杂碎,林伯伯热乎乎地吃完了,兴犹未尽,又换了一家再吃羊杂碎,还跟柜台上的老板娘要了一碗劣酒,酒足饭饱,红着脸,从店铺里摇晃出来,笑我们这么轻,就不能吃,就不爱吃。马齿虽长,童心犹在,老作家中的汪曾祺和陆文夫,都是有名的食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而他们的缺点,都是没有林伯伯那样的好胃口。没有好胃口,便当不了真正的饕餮(tāotiè)之徒。只有像林伯伯这样的童心,这样的好胃口,才能吃出天下万物的滋味。
⑥父亲在世时,常说林伯伯的小说有些怪。怪,是对流行的反动。他不是写时文的高手,和众多制造时髦文章的写手混杂在一起,在林伯伯看来也许很无趣。道不同不相为谋。林伯伯写毛笔字,写的是篆书。他似乎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大红大紫过。我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就听林伯伯说过,他和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都不适宜发头条。现在已有所改变,他和汪曾祺的小说屡屡上了头条,说明时文已经不太吃香,也说明只要耐着性子写,小水长流,则能穿石。出水再看两腿泥,文章小道,能由着自己的性情写下去,总能在历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⑦二十多前,高中毕业无事可干,我在北京待了将近一,那段时间里,常常陪祖父去看他的老朋友,都是硕果仅存名震一时的人物。后来又有幸认识了父亲一辈的作家,经过五七反右和文化革命的双重洗礼,这些人像出土文物一样驰骋文坛,笑傲江湖,成为当代文学的中坚。前辈的言传身教,让我得益匪浅。林伯伯曾戏言,说我父亲生长在“谈笑皆鸿儒”的环境里,我作为他的儿子,自然也跟着沾光。对于自己亲眼见过的前辈作家,有许多话可以侃,有许多掌故可以卖,然而林伯伯却是我开始写的第一位。
(节选自《收获》第1期 有改动)
15.阅读第①~⑤段,判断下面方格内所填内容哪两空儿是不准确的,并加以改正。(4分)
二老相见甚欢→林老写文纪念→林老受人爱戴→林老酒足饭饱
⑴ ⑵ ⑶ ⑷
16.选文第④段中说林伯伯“永远是一个轻的老作家”,这里“轻”与“老”同用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7.请结合选文内容和下面的背景材料,简要分析文题“万事翻覆如浮云”有何含义?(7分)
【背景材料】
⑴《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的“浮云”喻名利荣华。
⑵ 天上浮云,看似不变,其实时刻在变。由于浮云的这种特性,古人常喜欢用浮云来形容社会中的世事变化。如岑参在《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中云:“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⑶ 林斤澜(1923-2009),原名林庆澜。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与汪曾祺一起被称为“文坛双璧”,素有“短篇‘圣手’”的美誉。
参考答案:
15.第⑵空:林老追念我父;第⑷空:林老率性而食 评分:本题4分。每答2分。
16.不矛盾。“老”说的是岁老;“轻”指的是心态和文风的保持,即林伯伯总是充满童心,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评分:本题4分。判断1分,理解3分。
17.示例:文题“万事翻覆如浮云”,运用了典故,表面看是形容社会中的世事变化。/本文记述的父辈人物、著名作家林斤谰应该说同许多老作家一样,经历了世事变化,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依然保持童心,淡薄名利,坚持写符合自己真实性情的文章。/所以,从深层看,文题是表达了作者对保持本色的林斤澜先生深切而真挚的追思之情。评分:本题7分。表义1分,深义2分,分析2分,语句顺畅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uedu/jixuwen/502501.html
相关阅读:契诃夫《万卡》阅读练习及答案
《钱玄同:真的猛士》阅读及答案
《一百美元》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变色龙》阅读练习及答案
“父亲不写信,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阅读理解答案